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位置、地形、地貌
一、工程位置
三乡镇金涌大道道路改造工程位于三乡镇城区,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镇区主干道,由西往东分别经过文昌路、建设路、金谷大道、兴业路、振华路等主要道路相交。三乡镇金涌大道在三乡镇的道路网络系统中居于中心的位置,具有交通骨架的功能,连系多条主要道路,同时也是三乡镇生活性的主干道。因此,该工程的改造建设对改善三乡镇中心片区道路交通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次改造工程范围由西起文昌路(桩号为K0+000),东至沙坦公路(桩号为K4+),,。施工道路沿线分别与文昌路、建设路、平沙路、金谷大道、兴业路、振华路、沙坦公路等道路相交。
施工范围包括该项目道路改造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
二、地形、地貌
道路场地位于现三乡镇中心城区,道路走向从文昌中路交叉口开始沿鸦岗运河连接到沙坦公路,一侧周边环境多为商业和居民区,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沉积及陆相冲洪积为主。沿线道路地层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及岩土特征划分,道路路基自上而下分为:
1、素填土:为新近人工填土,主要为粘性土、风化碎石、砾石等组成,较松散,普遍分布,~,。全线分布。
2、淤泥: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饱和、流塑状。~
3、粉质粘土:灰、灰黄、浅黄等色,很湿,可塑,下部含较多中粗砂,呈可塑状,~。
4、黏性土:浅黄色、灰黄色,很湿,可塑,主要为花岗岩风化的残积土。~
7、花岗岩:中细粒结构,主要由石英、长石、高岭土及云母组成,按风化程度分层如下:
(1)全风化层:灰黄色、浅黄色,岩体多风化成坚硬土状,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
(2)强风化层:褐黄色,岩体风化强烈、破碎,岩芯呈半岩半土-碎块状,岩质较软,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
(3)微风化层:褐黄色,浅灰色,岩体裂隙发育、破碎~较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短柱状,为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二级,~
第二节水文、气候
一、水文
改造道路沿线西侧为鸦岗运河,场地水位主要受到该河道潮汐影响。无地表水,大气降水多沿地面慢流,经现有市政汇水系统收集最终流入附近的鸦岗运河。~,~,,施工阶段的设防水位取各区段的最高水位线为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标准中判断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综合判断地下水对砼结构在弱透水层中具弱腐蚀性等级,在其它土层可不考虑地下水对砼结构的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等级。
二、气候
金涌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位于中山市三乡镇镇内,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C,-。C,1月份平均气温13。C,。C,年平均降水量1700mm,雨季集中在4-10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9%,7-10月常有热带气旋形成台风侵袭,每年台风4-6次,风速最高可达45m/s,风向西北。当地主要灾害性气候为台风伴暴雨洪涝灾害。
第三节设计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二级城市主干道
二、设计车速:主道中间道50km/h、外侧车道40 km/h,(路口25 km/h)
三、道路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交通等级为中重等交通量。
四、车道宽度: ~。
五、车道数: 双向6车道,
六、、道路主要线形标准:
1、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R=5000、。
2、%、
3、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R=20000米
4、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R=
七、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八、路面结构:加铺沥青砼,%。% 。
九、抗震烈度设防为7度。
第四节施工条件
一、施工和生活用水
根据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用水特点,施工用水采用在道路沿线的小区或厂区驳接邻近自来水管网,局部使用水车运自来水供应的方法。
二、通讯和供电
本工程位于镇区内,沿线电力资源较丰富,工程沿线有输电干线通过,前期与供电部门联系,在道路两侧沿线接驳临时供电线路,以前期围护等临时用电,后期将根据现场用电负荷情况向业主申请配备一定容量和数量的变压器,确保顶管、现浇砼和水泥石粉搅拌施工的用电。
本
三乡镇金涌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