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三言”、“二拍”的商人新形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三言”、“二拍”的商人新形象摘要:“三言”、“二拍”中刻画了大量的商人形象。这些商人形象比以往同类人物更加正面光辉。他们地位崇高、英俊儒雅、讲求品德、爱情得意、个性解放。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新形象明末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和凌?初创作的“二拍”都“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反映明代中后社会生活的一面多棱镜。伴随着晚明社会经济的繁荣,商人成为历史舞台上的新宠,“三言”、“二拍”自然也少不了对商人的描摹刻画。在“三言”“二拍”近二百个短篇作品里,涉及到商人的作品约近七十篇,商人形象的篇幅明显增多。这些比例明显增大的商人形象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象特征,是中国文学史上人物画廊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人这个群体形象是包含了作者极大的肯定甚至赞美的,商人第一次以正面形象登上舞台。他们地位崇高、英俊儒雅、讲求品德、爱情得意、个性解放。一、地位崇高尊儒重仕、崇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思想,商人的钱袋是难以与封建贵族的权势相匹敌的。但是,到了晚明,富商巨贾们依靠财势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可以随意出入官府,居间说事,纳资捐官,甚至可以“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而封建权贵们则垂涎其巨额财富,羡慕其豪华奢侈的生活,高唱“厚农而资商”和“厚商而利农”的农商并重主张①。“三言”、“二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工商业者的形象再也不是受人凌辱的下等人,再也不是畏畏缩缩的可怜相,他们以正面形象扬眉吐气地站立在读者面前。翻开“三言”、“二拍”,我们可以看到弃农经工商、弃官经工商、弃举业经工商的描述。过去,商人赚了钱便千方百计跻身于官宦行列,而此刻却有入一反故习,做官的“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而告脱了官职去经商。读书人并不想穷经到白头,当“读书不就”时便另图门路,“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篇中的刘贵就是这样的一个商人。除了读书人,还有封建统治集团的成员加入工商业者行列,如“三言”中的江苏太湖大财主高赞②、苏州大地主王宪③等。这一方面表明商人地位确实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加入工商业者行列的士大夫便成了商人利益的代表者,工商业者由于有了这些权贵们的加入而使身份地位得以提高。《张孝基陈留认舅》的入话展示了这种变化。一位身居尚书之位的“老贵人”,“家财万贯,生得五个儿子。只教长子读书,以下四子――农工商贸――各执一艺”,旁人认为此举“非上人之所为”,劝他让五个儿子都“习儒”。而老尚书听罢旁人的劝言后哈哈大笑,说出一番与传统观念相背的话来:“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管生不辞倦……春风得力总繁华,不论桃花与菜花……一脉书香付长房,诸儿恰好四民良。”这位身居高位的尚书已经把工商业者列入与士子平等的地位。二、英俊儒雅在明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几乎很少写到商人的相貌,既便偶有提及也谈不上美。说到神形气质,就只能用猥琐、粗俗不堪这类词来形容,而“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则相貌俊美,穿着品味高雅入时,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身上充满文人气。这些商人,从外表望去,他们大多惹人眼目,令人心动,他们“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生得一表人物,虽胜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两人之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他们穿着入时,打份得宜,“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粗通”(《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

论“三言”、“二拍”的商人新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