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武门事变前后看李世民的政治心理
摘要: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难得一见的明君。然而,这位以其文治武功而闻名于中国历史的一代明君,却是通过一场腥风血雨的宫廷流血政变——玄武门之变才登上了皇帝之位。本文旨在通过尽可能全面考察史实的基础上,来分析在玄武门事变前夕以及在这场政变的过程当中,李世民是在一种怎样的政治心理的驱动下,使自己不得不通过发动这场流血政变来登上皇位的。
关键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政治心理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难得一见的明君。虽然大唐帝国是由其父李渊所创,但李世民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正是由于李世民本人在治国中所具有的励精图治、胸襟开阔、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知人善任等诸多优秀品质,才使得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从此也为大唐开启了一代盛世王朝之路。然而,这位以其文治武功而闻名于中国历史的一代明君,却是通过一场腥风血雨的宫廷流血政变、通过杀兄逼父才登上了皇帝之位,这场著名的宫廷政变——即玄武门之变也就成为了李世民一生的转折点。对于玄武门之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各家各派对李世民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各有各的理由与观点。在此,本文不想花费过多的笔墨去论证这场政变的是非对错,也无法准确地去考证有关当年政变的历史资料是否完全符合史实,这并非本人所能及。本文旨在通过尽可能全面考察史实的基础上,来分析在玄武门事变前夕以及在这场政变的过程当中,李世民是在一种怎样的政治心理的驱动下,使自己不得不通过发动这场流血政变来登上皇位的。
一、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探析
(一)李世民在统一天下战争中的功绩
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并通过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从而继承了皇位。那么,在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与其两位兄弟及父亲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李世民与李建成和李元吉之间的矛盾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兄弟三人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才使得三人不得不通过政变这样一种形式来解决呢?探讨以上这些问题,对于深入分析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中的政治心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矛盾的由来,其实可以追溯到在李渊称帝建国后,李世民统帅大军开展统一天下的军事斗争这一时期。公元618年, 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 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 封李元吉为齐王,。兄弟之间不仅名份已定, 并且各自的职责也有所分工。建国之后,唐高祖李渊需要身居京师来处理军国大事,不再统帅大军亲征,而太子李建成也基本上留在长安协助父亲处理军政事务,以熟悉朝政,培养自身的政治才能,以便为日后继位、治各路群雄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秦王李世民的肩上,这就在客观上为李世民后来不断建立军功创造了先决条件。客观地说,在唐王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起主要作用的便是秦王李世民,他为天下的统一、唐王朝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促使李世民心中的政治野心不可抑制地膨胀,以致造成兄弟反目、最终酿成了一场残酷的夺权之争。
在统一天下的军事斗争中,李世民先是率军消灭了薛举薛仁杲父子,大败刘武周宋金刚,随后又大战王世充、窦建德,征讨刘黑闼。在这一系列的军事战争中,李世民不仅通过战场上的磨练迅速提高了
从宣武门之变看李世民的政治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