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科大附中高中语文255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导学案
时间
2013年 9月16日第节
班级
高二( )班
组别
第组
组长
小组成员
课题
归去来兮辞并序(第1课时) 陶渊明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
,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重点难点】
3、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
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
探究中的困惑与问题
一、激趣。
二、知人论世
(背诵《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
陶渊明(365~427),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 (朝代)诗人,最能体现其气节的事件是世称________。他以写________诗为主,著有《陶渊明文集》。
:其一是柔(弱),其二是,其三是远。
,是介于与之间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课堂环节及探究的问题
探究或交流结果记录
探究中的困惑与问题
三、整体感知
五、【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
(2)“觉今是而昨非”——
(二)归家之后的心情状况。
(1)心情愉快——
(2)归心似箭——
(3)家人欢迎——
(4)修身养性——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
(2)
(3)
(四)抒发乐天安命的情怀。
(1)
(2)
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
四、研究学习
问题1、作者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隐土情怀?
,体会作者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
问题2 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问题3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五、课堂练习
。
(1)乃瞻衡宇(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2)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
(1)园日涉以成趣( )
(2)时矫首而遐观( )
(3)策扶老以流憩( )
(4)或棹孤舟( )
(5)生生所资( )
(6)幼稚盈室( )
。
(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范围扩大。
(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女子)文静而美好,②(妆饰、仪容)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