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计破碎、汞中毒测量体温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体温又称体核温度,是指人体内部胸腔、腹腔、脏器何脑的温度。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体温计破碎、汞中毒、体温值偏高或偏低、交叉感染、肛门直肠刺伤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体温计破碎、汞中毒原因)体温计贮汞槽玻璃薄脆,取放体温计用力不当而破碎;护士甩体温计时不慎碰及墙壁、桌子、床栏邓硬物而破碎。)测试腋温时,患者胳膊未夹住体温计或测试时间过久,致胳膊活动体温计滑落破碎。)测试口温时,患者不慎把体温计咬破。临床表现体温计破裂,汞槽内水银流出,体温计不能显示体温。体温计破损后汞撒落以蒸汽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侵害人体神经中枢。侧口温时咬破,以消化道吸收,引起汞中毒。预防)由于体温计是玻璃制品,贮汞槽玻璃薄脆,故应轻拿轻放。测试体温后将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以下,方法是捏紧体温计前端,以前臂手腕用力向下甩,注意避开墙壁、桌子、床栏等硬物,以免体温计碰碎。)测试腋温时,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嘱患者屈臂过胸,加紧体温计。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其夹紧上臂,掌握测试时间,及时取出。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的患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的患者禁忌腋温测量。)测量口温时,将体温计贮汞槽端斜置于患者舌下热带处嘱患者闭唇含住体温计,用鼻呼吸,且误咬体温计。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困难的患者禁忌口温测量。处理流程)体温计破裂水银撒落者---立即用湿润的小棉棒或胶带纸将洒落在地面的水银粘集起来(也可用注射器去除针头后抽吸水银再用胶布封口)→放进可以封口的小瓶中,如饮料瓶等塑料瓶→在瓶子加入少量水→瓶上写明“废弃水银”标志→对掉在地上不能完全收集起来的水银,可撒些硫磺粉,以降低水银毒性(硫磺粉与水银结合可形成难以发挥的硫化汞化合物,防止水银挥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测口温时,不慎咬破体温计→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消化道黏膜→安抚患者→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给患者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粗纤维食物,以加速汞的排出)→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未评估患者有无存在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未向患者讲解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未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临床表现测量的体温比正常值偏高或偏低,影响对体温的准确检测。预防)定期检测、校对体温计。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测试过的40℃以下温水内,3分钟后取出检查,℃以上或玻璃管有裂隙的体温计不再使用。测量提问前检查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向患者解释体温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如测量前有运动、喝热饮、热水浴等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应在30分钟后再测量体温;评估环境,室温适宜。)告知患者勿将测量后的体温计靠近盛热容器如盛热水杯等,以免辐射散热影响体温。)对极度消瘦皮下脂肪少、新生儿等特殊患者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新生儿测量肛温应专人守护。→查看寻找影响体温测试因素→查看体温计性能是否完好→重测体温→必要
体温计破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