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2014—2015学年度小学教研工作计划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课程开发和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以校本教研、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教育评价为支撑,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和课程领导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二、主要工作(一)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以“读书交流”、“教研员‘说上评’公开课”、“主题教研论坛”等学习交流、经验分享活动为载体,实现自我提升和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学术型、学者型组织。加强以市、镇两级教研员、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各镇学科负责人为核心的学科教研团队建设,结合工作目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研修活动,不断提高学科教研团队的课程实施、课程研究、课程指导和课程评价等能力素养。(二)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六项转变:从半行政管理向专业化指导转变;从普适性指导向个体化指导转变;从经验型指导向数据化专业指导转变;从指导城镇教师为主向指导农村教师为主转变;从纸质的面对面指导向信息化网络化指导转变;从关注学科向关注课程转变。积极探索基于“班班通”、“录播教室”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教研模式,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新抓手,并逐渐将“班班通”、“录播教室”的使用作为教研活动的载体。学科教研在重心下移、深入教学一线、发现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解决问题的意识,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业质量测试数据为依据,聚焦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积极开展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在对共性问题的渐次解决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三)开展新课程实施层面的研究与指导按照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程纲要的撰写、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基于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为抓手,继续深化“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践探索,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目标导引教学、以课堂评价落实目标,加强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研究,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同时,通过中小学作业建设评比活动,搭建平台,发现经验,促进有形成果的生成。(四)开展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实验探索继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功能,探索、开发各学科不同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认真分析、科学诊断,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促进我市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以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为依托,结合巩义市教育发展情况,通过对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要素分析,围绕学习成就、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教学方式等主要方面,构建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认真做好2013—2014学年学业水平测试的深入分析和2014—2015学年的测试组织工作。各学科要将新课程提倡的评价理念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基于实证研究的学业质量分析、指导能力。(五)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继续开展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为原则,结合学科特点和教育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的内容要求和实施程序,规范活动管理,使达标评优活动在促进教师
巩义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