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玉溪窑瓷器的纹饰与特征.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玉溪窑瓷器的纹饰题材与特征
玉溪窑借鉴和学习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所以它的内容与景德镇一样,带有鲜明的民间民族色彩,主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文字、辅助纹饰等,适应当时人们追求吉祥寓意的审美风尚。植物题材主要有牡丹、菊花、宝相花、西番莲、秋葵、松竹梅、蕉叶、莲叶、兰花、水草等;动物纹主要有鱼纹、狮子、凤凰、神马、大雁等;人物主要是棋琴书画仕女图和高士图,文字装饰有吉祥语和其它花押记号,还有龟背锦、月华锦、云纹、回纹、卷草纹、水波纹等辅助纹饰。
纹饰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常见缠技式、折枝式、开光式等。纹饰遍布器身,给人繁缛美丽的感觉,但构图严谨,繁而不乱,采用弦纹将图案分隔成多层,层次丰富,每层都是二方连续构图,展开后成为连续不断的长卷,层次主次分明,即主题纹饰突出在显眼的位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青花罐、玉壶青瓶往往器身遍布四至六层图案,主题纹饰多安排在肩部和上腹部,最多有两组主题纹饰,常见鱼藻纹、狮子绣球纹、凤穿牡丹纹、缠枝牡丹、折枝牡丹等,碗盘类的主题纹饰则主要在内底心,有的也在外壁,主要是花卉纹。而辅助纹饰多用在瓶、罐类主题纹饰的上方、下方,也就是器物的口部、颈部、下腹、胫足及其它边缘位置,主要是蕉叶纹、水波纹、云纹、卷草纹、莲瓣纹等,碗、盘类的辅助纹饰则主要在口沿内外侧、内壁等,尽管纹饰稍显图案化,缺少变化,但用笔洒脱淋漓,豪放自若,充满了民间生动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
1、植物纹饰
牡丹纹牡丹寓意幸福美满,富贵昌盛,被寓为富贵花,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唐宋以来成为人们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装饰图案,宋代以后的各地瓷窑多采用牡丹纹样,是玉溪窑使用最多和最典型的纹饰。常见的有缠枝牡丹、折枝牡丹、正面牡丹、十字牡丹等,还有与凤纹组合在一起的凤穿牡丹。缠枝牡丹主要用于碗、盘的内外壁,玉壶春瓶和罐的腹部,枝茎连续,起伏缠绕成一圈,大花大叶,叶子采用一笔点划的实笔涂绘,有的呈葫芦形,有的呈爪形,花朵则先勾画成花瓣轮廓,再在其内涂绘,留有白边。有的花瓣描绘细致,中心为圆花蕊,四边各有团状花瓣,呈现一种鲜艳华丽盛开的情形。折枝牡丹普遍绘在碗、盘的内心及瓶、罐的器身,一般一朵花数片叶,仿佛迎风抖动,充满动感,叶子一笔点划,简洁明朗,花朵有的细致勾画,有的简化成一圆圈内加一点,有的则画成一填实的圆点,而且折枝牡丹往往采用开光的方式,用花形边框圈起来,构图独具韵味。十字牡丹是玉溪窑中常见的纹饰,主要用于碗、盘的内心,表现的是正面开放的牡丹,花蕊简化为圆圈内加一圆点,众多花瓣围住花蕊,但四边各有一细长瓣的明显伸出,致使整个花形呈
"十"字形,与景德镇元明时期的宝杵纹相似,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十字宝杵纹。玉溪窑的青花玉壶春瓶罐上的牡丹的纹常常与凤纹组合在一起,构成凤穿牡丹的寓意,象征富贵吉祥。
菊花纹菊,花之隐逸者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菊花常用于表示清高优雅、不屈不挠的文人气节,同时又兼有长寿的寓意,所以是唐宋以来各种器物上常用的装饰题材,是玉溪窑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装饰的部位和形式与牡丹纹一样,主要有缠枝菊、折枝菊和菊瓣三种。缠枝菊多用在碗、盘内外壁,瓶、罐的腹部,折枝菊用在内心,采用青花绘画的菊花纹往往大花大叶,菊瓣为扁形,由里向外旋成螺旋形,具有元代遗风。菊瓣纹多采用印花手法,往往有三层,花蕊在最里边,呈网格状,近似葵花

玉溪窑瓷器的纹饰与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