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教师人格塑造的()原则,是要求教师在人格塑造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识、才、学、体协调发展,真、善、美和谐统一。A:方向性B:协调性C:统一性D:集体性第2题:教师人格塑造的()原则,是要求教师在人格塑造过程中,必须坚持知与行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A:方向性B:协调性C:统一性D:集体性第3题: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活动而产生的,是以职()为基础的。A:教师职业道德情感B:教师职业道德认识C:教师职业道德评价D: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第4题:19世纪()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A:美B:英C:德D:法第5题:古人常说“从善如登”,充分说明了人格修养的()。A:长期性B:艰巨性C:高层次性D:自觉性第6题:我国的教师道德教育还存在着()等问题。A:观念的局限B:目标的空泛C:操作的困难D:以上都是第7题: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第8题:党的()报告再次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对未来我国道德建设提出了四点重要部署。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第9题:()是指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客观评价,以及教师由此产生的个人的主观意向。A:教育责任B:教育荣誉C:教育良心D:教育公正第10题:人格是由三方面因素塑造而成的,其中()是指人们克服内心障碍的自制力和克服外部环境障碍的坚韧性。A:智力因素B:意志因素C:道德因素D:以上都是第11题:把科学文化转化为学生所认知所把握的课程、教材,通过科学精神的教育化、人格化,表现出科学精神的高扬,这是教师人格的()要求。A:科学性B:时代性C:民族性D:职业性第12题:师德行为规范应当是绝大多数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而不应当是只有少数人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过高的要求,体现其()原则。A:“底线”B:创新C:系统性D:针对性第13题:()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A:性格B:品行C:气质D:意志第14题:2007年,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个奋斗目标。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第15题: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其作用包括()。A:师职业这种以人格感化人格的特点,促使教师自身人格的提高B: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促使教师威信的确立C:教师的人格感化有利于对学生教育的实施D:以上都是第16题:()是教师利用书面语言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A:讲授、报
教师职业道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