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方陶瓷绘画的宋代磁州窑系瓷绘
前言
中国历史中的陶瓷绘画,能划分为景德镇之前、景德镇时期两大阶段。景德镇时期是在景德镇之前时期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元代起集中在景德镇而历经元、明、清,成熟了青花、斗彩、五彩、粉彩、浅酱等彩瓷品种,将陶瓷绘画推向历史的鼎盛时期。而“景德镇之前时期”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元代景德镇之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绘画、唐代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宋代磁州窑系三大板块。其特点,意思地域呈现南北分散状态,二是画风呈现南北不同状态而各成体系。这是笔者对于中国传统陶瓷绘画的整体认识。本文要探讨的宋代磁州窑系陶瓷绘画,以此为总的认识前提。
2、北方的磁州窑系陶瓷绘画
将宋代磁州窑系陶瓷绘画归之为北方,首先是相对于南方的唐代长沙铜官窑釉下彩而言。虽然南北两窑的陶瓷绘画颇有相通处,但地域的一南一北,还是使其风格各呈典型形态。例如,长沙铜官窑釉下彩是以用笔恣纵的放笔写意、线条晕散的烧成效果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磁州窑系瓷绘尽管不乏粗豪放笔之作,但没有晕散效果的准确造型的工笔白描作品之醒目,最能与铜官窑绘画形成强烈对比,是为显著特色。
2、1 磁州窑系的北方地理位置和最早烧造时间
中国的南北概念,是以长江黄河两大河流为标志划分的。相对而言,长江是中国南方文明起源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国北方文明起源的母亲河。磁州窑发源地的磁县,古曰磁州,位于紧邻河南省的河北省南端。受磁州窑影响而烧造风格基本一致的窑系,是为磁州窑系。其范围,虽广及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四省,但主要区域地点集中在紧邻磁县的河南省境内。乃自磁县以下而至鹤壁、修武、登封、禹州。该地理位置的特点,一是分布在黄河两岸,二是与紧邻黄河的城市北宋首都汴梁基本等距离接近。也就是说,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汴京对于该区域磁州窑系各窑的辐射力,正好呈放射状展开;各点相距汴京约都在百余公里左右。其总的地理位置,合乎北方的概念。另外在地理上与皇城之近,必然会使窑业适应皇城人的审美爱好,那样才能打开销路、瓷业兴旺。可想而知,这将怎样重要地决定磁州窑系陶瓷产品的装饰方向。
磁州窑系最早烧造的确切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根据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有“张家造”标记的《磁州窑虎纹枕》,主图的虎画面上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字样,知最早的磁州窑十五是1032年(明道元年)。从该件作品的磁州窑风格之成熟来看,能推断磁州窑系的烧瓷历史会比明道元年早得多。支持该论断的,是磁州窑系地区早在唐代就已经能烧造白瓷并具备了相关陶瓷工艺条件的基础。如唐代的鹤壁窑、巩县窑、登封窑等都烧制白瓷,其中巩县窑已经使用洁白细腻的化妆土,釉层也达到白润的水平,并且还兼烧三彩;密县窑的品种更有黑釉和青釉珍珠地划花。基础之好,加之公元960年起汴京的北宋皇朝有大力发展绘画的影响力,故推测磁州窑系陶瓷绘画在北宋初产生,应符合历史实际。
2、2磁州窑系陶瓷绘画的北方表现
因地分南北而审美属性亦有南北之分,是中国文化的客观存在。于中国绘画,北的表现以宫廷院体风格为特色。这种特色反映在磁州窑系陶瓷绘画中,是相当一部分作品有吸收宫廷院体画风的倾向。河北省博物馆藏《童子垂钓枕》就是这样的一件代表作品,前举图的《磁州窑虎纹枕》也与此风格同类。这两件作品与唐代长沙铜官窑釉下彩代表作的《青釉山雀纹壶》、《青釉褐色鸬鹚瓜形壶》相比,能一下子直觉到磁州窑的
论北方陶瓷绘画的宋代磁州窑系瓷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