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李清照是宋代词坛名家,她的作品虽存世不多,成就却可与苏轼、辛弃疾等大家比肩。人们对她的《漱玉集》有许多注释、评论和赏析,而对其中比重很大的咏梅词却不够重视。笔者据王仲闻先生的《李清照集校注》统计,在其收录的60首词中,专咏梅的有9首,提及梅的11首,约占存词总数的1/3。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前言中说:“《漱玉集》中比重最大的是咏梅词。假如把它们依次联章,简直可以构成一部堪与两宋之间的三、四代皇室的兴衰史相始终的作者心灵的史诗。”因此,李清照咏梅词应该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笔者查阅有关李清照咏梅词的文章,多是各种赏析集或其他题目的论著中对其某一首咏梅词的赏析、评论,如杨海明的《唐宋词与人生》在下编谈及赏花之乐与咏梅词时,对李清照的《清平乐·年年雪里》有简要分析。胡春玲、王妍的《李清照咏花词情感探微》把咏梅和其他咏花词放在一起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进行论述,虽有见地却非集中专论其咏梅词,此外也罕有对李清照咏梅词作整体性论述并深入探讨的。同时,宋代梅文化特别兴盛,但在相关的研究论著中,李清照也常被忽视。程杰的《宋代梅花审美认识的发展及其成就》是近年来探索梅花审美形象和文化象征的杰出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宋代梅花审美文化的发展。作者论述了林逋对梅花暗香疏影、闲静意趣的发现,苏轼对“梅品”“梅格”的确认以及南渡时期陆游等人对梅花品格象征意义的深化,气格意志、道德襟抱、江湖野逸清苦之心、遗民绝世忠国之志,等等,并提出“清气”、“骨气”、“生气”这三种精神意趣都“深契梅花神理,具有普遍的伦理意义和永恒的审美价值”,可谓卓有见识,但文中对李清照这位特殊的咏梅者并未提及。笔者认为至少在以梅花吟咏女性情怀方面李清照不应被忽视,也不应从宋代梅文化的整体认知中缺失。再者,人们对梅花的定位虽是高雅脱俗的,但任何一种文化的兴盛都离不开民俗的渗入与支持,只有雅俗共赏而非曲高和寡才能持久繁盛,民俗意义也是宋代梅文化研究中未受重视的部分。因为李清照的咏梅词对宋代梅文化的民俗情况也有反映,所以笔者想将李清照的咏梅词放在宋代梅文化的时代背景中作整体观照。一、李清照咏梅词的产生背景:宋代梅文化兴盛及其家庭环境梅在宋代雅俗共赏,广泛种植,文人更是爱梅成癖、咏梅成风。据统计,《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中专咏花卉之作居前三位的是:咏梅1157首,咏荷173首,咏桂172首。咏梅词高居榜首,余者难望其项背。宋代咏梅名家辈出,词作众多。北宋苏轼有梅词6首,周邦彦有梅词7首,李清照有梅词9首,南宋辛弃疾有梅词14首,姜夔有梅词16首,吴文英有梅词12首,周密有梅词11首,张炎有梅词6首,刘辰翁有梅词10首。宋代黄大舆辑《梅苑》10卷,收录咏梅词五百余篇。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在《梅苑》提要中写道:“屈宋遍陈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篇什亦屈指可数。自宋人始重此花,人人吟咏。方回撰《瀛奎律髓》,于著题之外,别出…梅花?一类,不使溷于群芳。大舆此集,亦是志也。”宋诗中也有许多咏梅之作,如《宋史·艺文志》录有《宋初梅花千咏》二卷,李缜《梅百咏诗》一卷,等等。由以上所举咏梅之作大量涌现的事实,可见梅文化在宋代确实极为兴盛,爱梅、咏梅已成为宋人的一种社会风尚。李清照的咏梅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应时而生的。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她之所以能成为宋代独树一帜的词坛名家,写出包括咏梅词在内的优秀文学作

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