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一、本章内容与原版本相比主要的修改1原版本第7、9章合并成本章。2删除了架空线路、瓷线夹、绝缘子布线、半硬塑料管即混凝土板孔布线等内容。3增加了可挠金属保护套管布线、预制分支电缆布线、矿物绝缘(MI)电缆布线。二、本章主要内容1直敷布线2金属导管(槽)布线3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4电力电缆布线5预制分支电缆布线6矿物绝缘(MI)、外电缆及室内绝缘电线、封闭式母线等配电线路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环境特征、使用要求、用电设备分布等敷设条件及所选用导体的类型等因素综合确定。,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外部热源、浸水、灰尘聚集及腐蚀性或污染物质等外部影响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并应防止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受撞击、振动、电线或电缆自重和建筑物的变形等各种机械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刚性塑料导管(槽)及金属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在同一根导管或线槽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均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线槽及附件应采用非火焰蔓延类制品。。、金属构架的接地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2章的有关规定。、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封闭式母线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隙应采用相当于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注释】1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方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建筑物构造和环境特征等敷设条件和所选用电线或电缆的类型。2环境温度、外部热源的热效应;浸水对绝缘的损害;灰尘聚集对散热和绝缘的不良影响;腐蚀性和污染物质的腐蚀和损坏;撞击、振动和其它应力作用以及因建筑物变形而引起的危害等,对布线系统的敷设和使用安全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在选择布线及敷设方式时,必须多方比较选取合适的方式或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上述不良影响和危害。3导管、线槽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是电气隔离及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4为保证塑料导管、线槽布线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因火焰蔓延而引发或扩大火灾,要求布线用塑料导管、线槽及附件均应采用非火焰蔓延类制品。5限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内电线导管最大外径的规定,是为了保证不因电线导管的敷设而影响楼板的强度。6电缆、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封闭式母线在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楼板、隔墙时,其洞口应采取防火封堵,是为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灾情。。、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其截面不宜大于6mm2。,应采用线卡沿墙体、顶棚或建筑物构件表面直接敷设。,,。,宜加绝缘导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采用钢导管保护。【注释】直敷布线是采用线卡将护套绝缘电线直接布设在敷设面上的明敷布线方式,其使用场所目前已较为局限,主要用于居住及办公建筑室内照明及日用电器插座线路的布线。、外场所,不宜用于对金属导管有严重腐蚀的场所。,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mm的厚壁钢导管。。(两根除外)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导管内截面积的40%。,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穿于同一根导管内。,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宜穿于同一根金属导管内:1标称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2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3同一照明灯具的几个回路。、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也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的净距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电线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净距不宜小于200mm;当电线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上面时,净距不宜小于300m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宜小于100mm;2当电线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净距不宜小于500mm,当电线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上面时,净距不宜小于1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