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胃螺旋菌致胃炎1例.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更新:7/1/2006来源:大众医药网作者:佚名【大中小】人胃螺旋菌致胃炎1例幽门螺杆菌(简称Hp)与人类慢性胃炎的病因关系,已为多数学者承认,且动物不受其感染。1987年,Dent等从人胃内发现另一种与Hp不同的螺旋状微生物,同时伴有慢性活动性胃炎表现,但其致病性尚未肯定,1989年,McNulty等建议将其命名为“人胃螺旋菌”GastrospirillumHominis,简称Gh)。国内迄今尚未见有关报道,最近我们在对Hp的研究中,从1例残胃患者胃内发现了此菌,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太原市人。1963年因上腹部疼痛经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为胃溃疡。1975年行胃大部分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术后诊断为复合溃疡。术后患者间断出现上腹剧痛、呕吐,偶觉烧心,有时吐胆汁。1986年10月首次胃镜检查,吻合口充血,有胆汁返流。患者嗜烟,每日10支,近10年来养有一猫,但接触不甚密切。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肝脾不大,上腹无压痛。1990年5月胃镜随诊:食管下段充血,有胆汁返流,吻合口及残胃体充血水肿,胃底色泽正常。胃液外观呈黄绿色,,。病检吻合口呈重度浅表性胃炎,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Warthin-starry及Wright-Giemsa染色可见一种与Hp不同的大的螺旋状微生物,长4~8μm,,有3~7个紧密螺旋,两端钝圆。着色较Hp浅。改良Goodpusture染色呈紫红色,尿素酶试验阳性。该菌成群或单个分布于胃小凹、上皮细胞表面和粘液之中。细菌密集处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并可在胃小凹内见到该菌与脓细胞并存。在壁细胞内、腺腔底部和间质中未见该菌存在。口服庆大霉素治疗,每次8万U,每日2次,连服20d。停药两个月后再次胃镜复查,病检吻合口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偶见中性细胞浸润。Gh消失。对患者1975年手术切除胃窦及1986年胃镜活检组织存档蜡块重新切片检查,均未发现有Gh存在,而在1975年手术切除胃窦及1986年胃镜活检组织存档蜡块重新切片检查,均未发现有Gh存在,而在1975年手术切除胃窦标本上发现有大量Hp存在,同时伴有慢性活动性胃炎。 2讨论从本例患者胃内检出的螺旋状微生物,其形态特征与Hp有根本区别,而与Dent等在人胃内所见的Gh相同。此类细菌,在哺乳类动物胃内广泛存在在。1987年,Dent等在3例患者胃中发现此菌,到1989年,他们共检出6例,同时Dye等也报道2例。上述8例,连同本例共9例患者均伴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本例特征:①原胃窦切除标本呈慢性活动性胃炎,有大量Hp存在。术后残胃Hp转阴。1990年发现残胃炎伴Gh阳性,但未见Hp与Gh同时并存。②术后胃酸分泌减少,胃液呈中性,是大量胆汁返流,伴返流性食管炎。③Gh和慢性活动性胃炎同时并存。④经庆大霉素治疗后Gh消失,胃炎好转。 Gh为革兰阴性菌,尿素酶试验阳性。电镜可观察到有光滑的细胞壁,菌体两端钝圆,每端有8根直径为28nm的带鞘鞭毛,无轴丝。与上皮细胞接触不紧密与猫螺旋菌有交叉抗原性。除在鼠胃内接种成功外,体外培养均未成功。Gh的感染率远较Hp低,%。我们在137例患者中检出一例。Munulty和Dye对Gh阳性患者的存档胃粘膜标本进行了回顾性检查,未发现有Hp感染。而本例患者存档的胃粘膜标本未见Gh

人胃螺旋菌致胃炎1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