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GDP的认识和体会————————————————————————————————作者:————————————————————————————————日期: 关于对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认识和体会赣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李康摘要: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它是反映经济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对经济运行表现做出概括性衡量的总量指标。GDP通常被人们视为国家和地区财力与竞争力的标志,它每年的增长率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好坏的晴雨表。特别是在我国,一段时间以来过度的GDP崇拜,更令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考核各地党政领导政绩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日益关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GDP又饱受非议,甚至出现了取消GDP统计的声音。有鉴于此,在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GDP的基本概念、主要用途及其局限性,以便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宏观经济指标。一、GDP的不同计算口径和我国的特色统计1、GDP的三种计算方法学术上讲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三者在实际中应该是统一的。在实际核算方法上,GDP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是,,要保证这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完全相等几乎是不可能的。2、我国GDP的统计方法与西方国家的GDP统计都是按照支出法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不同。我国采取的是统计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方法来核算GDP。核算体系不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偏重于从生产过程中来进行统计。在核算实践中,在某些产业如农业,我国使用生产法。在某些非物质生产产业使用收入法,所以我国的GDP核算体系是一种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增加值的体系。在世界上独此一家,堪称绝对中国特色,由于技术和观念的局限,我国GDP的核算结果同采用西方支出法核算的结果有着很大的误差。中国的GDP统计数据体系,主要是以生产法统计GDP。在每一季度过后约20天,中国政府便会公布以现价计算的GDP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GDP增长率。除总数外,中国政府还公布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现价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这八个数字就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季度GDP数据。至于以支出法计算的GDP,则只会在次年年底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发表,因此影响了时效性。二、关于GDP的几点认识(一)要客观公正评价GDPGDP指标的产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其在分析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GDP只是浩瀚统计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不能要求GDP满足所有的分析需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统计指标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真正掌握GDP的内涵,辩证看待GDP,才能客观公正评价并正确使用GDP数据,发挥其应有的
对GDP的认识和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