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红楼梦》第一节《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满州正白旗人,出身于封建贵族官僚家庭。从曾祖父曹玺开始,中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任过江宁织造。既负责置办宫廷御用物品,又充当康熙皇帝的耳目。又因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有诗人、书法家、藏书家兼校勘家之称的祖父曹寅曾为康熙的“侍读”,所以曹家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驻跸曹家,使曹家在江南非常显赫。康熙死后,雍正即位,曹家开始失势,雍正五年又遭抄没,次年全家从南京迁回北京。这时曹雪芹十三四岁。生活境遇比以前一落千丈。晚年贫居北京西山,靠朋友接济和卖画度日,过的是“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生活。?“生于繁华,终于沦落”,使曹雪芹更加体会到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偏狭,看到了封建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和感伤。他的《红楼梦》从乾隆六年开始动笔,共“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因乾隆27年幼子夭亡,忧伤过度,卧床不起,这年除夕离开人世,终年不到50岁,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书稿。,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二、高鹗续书?学术界一认为《红楼梦》后40回由高鹗补续,高鹗祖籍辽东铁岭,属汉军镶黄旗。官至翰林院侍读。他把《红楼梦》补成120回,成功处理了宝、黛爱情悲剧,使得故事完整,便于流传。但结尾处安排了贾家“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有损于小说的主题。艺术上也较为逊色。?三、《红楼梦》版本?分为抄本和刊本两个系统。?1、抄本80回,多带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本”。属于这一系统的现已发现十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本。?2、刊本120回,由书商程伟元先后两次用木活字版印行,乾隆56年(1791)本称为“程甲本”,乾隆57年(1792)本称为“程乙本”。清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六章 《红楼梦》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