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绿色物流文述綜献一、,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波伊斯特(Poist)就曾经将物流学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前物流时”(prelogistics),在此阶段,人们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模态成本(modalcost)和模态(modalrate)两个方面,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设计出高效率的运输系统;物流学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称为“物流时代”(logistics),该时代的研究重点是总成本(totalcost)、总利润(totalprofit)和总通(totalchannel),研究的首要目标是设计出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不再是简单的运输系统;物流学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称为“新物流时代(neologistics),该时代物流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企业的全部通道,在该通道之下,企业可以将其物流系统与公司的使命和目标全面结合起来,使物流活动与整个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其他的所有商务活动进行充分协调。随着物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波伊斯特此后又对“新物流时代”的内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指出“新物流时代”进入自身发展的第二阶段,并导入全权责任(totalresponsibility)的概念。由于全权责任包含了物流活动对企业的全部经济贡献和福利影响,所以,企业在决策中需要同时考虑物流活动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波伊斯特认为,承担全权责任的物流活动能够促使员工改变消费观念,影响他们对待健康和安全、饥饿和贫困以及环境和生态等问题的态度,从而帮助企业解决很多潜在的社会性问题;同时,承担全权责任的物流还可以通过包装的减量、污染的控制以及能源或资源的节约,来控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伤害,保障生态安全。,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生命周期设计(LCD)致力于优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以使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最小。1998年,斯图尔特(Stuart)和萨默维尔(Sommerville)将LCD方面的研究内容概括为六个阶段:原料选择对环境的影响;制造和组装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如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等);配送系统和包装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效果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理、更新和升级活动而进行的拆卸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回收利用而进行的拆卸对环境的影响。国外有人将物流绿色化途径详细地归纳为18个方面,即生产设计与包装、回收规划,智能道路运输计划,回收品管理,气垫导轨的应用,可持续和LEED认证的设施,混合动力或电动车的发展与使用,可持续运输政策与“绿色思想”,废弃物减少及资源的再利用,绿色物流技术的进步,纸张和能源消耗的减少,绿色原材料的使用,设备负荷的充分利用和燃料使用的监测,客户需求的满足,RFID和GPS,太阳能,氢强化燃烧,毒素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削减等。我国主流观点认为,绿色物流体系至少应包括: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装卸搬运、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信息收集和管理、物流业绿色指标体系、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的政策等多个方面。二、,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自二次大战以来,美国物流领域主要发生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二战期间因叉车的发展而引起的,叉车的出现使单层库房的高度超过了人工堆码高度极限211米成为可能,并且公路代替铁路成为主要运输途径。第二次是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各类配送中心。第三次是“第三方物流”即独立的批发———配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流通的主渠道。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物流界发生的又一个实质性变化是即时(JIT)制造、即时配送。目前,美国商品供应链中有10%的商品储存于运动之中,专家们设想将来要把这个比例提高到50%。,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了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
绿色物流文述综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