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毕业论文-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传播流行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阐述了牛结核病流行病学和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牛结核病是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可通过病畜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1-2]。牛结核病感染宿主谱广,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脊椎动物,其传播流行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论文联盟。
1牛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许多发达国家结核病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逐渐增加,而在一些贫困国家结核病已失去控制,特别是中非、南亚,因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对检出的阳性牛只不能及时处理,检测手段的有限导致某些染疫牛无法流通限制,未能从根本上消灭传染源,是造成牛结核病不断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3]。整体外周环境不良,如牛舍阴暗潮湿、光线不足、通风不良、牛群拥挤、病牛与健康牛同栏饲养以及饲料配比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由于野生动物獾、野牛、猴子、狐狸等动物结核病的出现,增加了牛结核病感染的又一途径。野生动物通过排泄物将结核杆菌排出体外,污染了饲草、饲料和饮水等,家畜采食后感染结核杆菌,进而造成牛结核病的发生[4]。由于人类艾滋病的流行以及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以及牛奶在人们正常饮食中的比例加大,造成结核病人的攀升,导致人畜间结核病的相互传播,国际上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结核病的比例为10%左右。 
现在,多数国家都不提倡使用疫苗的手段来控制牛结核病,而采用定期PPD皮试法检测并屠宰PPD皮试诊断阳性牛的防控策略,许多发达国家就是利用该策略有效地控制了牛结核病。美国是第1个实行根除牛结核病的国家,自1971年实施消灭牛结核病的计划以来,%,以后一直呈零星散发。美国于1998年实现了无结核病目标。但由于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后来在密歇根州又有疫情发生。因此,美国的牛群处在不断的检疫和高度警惕之中。欧盟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签署了控制牛结核病的协定,北欧的丹麦、比利时、挪威、德国和荷兰等国已基本消灭了牛结核病,英国和法国处在控制状态。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已经消灭了牛结核病,但近年来由于野生动物獾和狐狸等动物结核病病例的出现,致使牛又感染了结核病。 
亚洲和非洲是牛结核病和人类结核病的高发区,其中印度发病最为严重。在所有的非洲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考虑到牛结核病是必须申报的疫病而采取检疫和部分扑杀政策,只有15%的结核病牛群采取检疫和扑杀政策,其余48个国家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当或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控制措施。亚洲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采取检疫和部分扑杀政策,并考虑进行申报,其余29个国家只采取部分控制政策和没有采取控制措施,结核病感染宿主的广泛性和清除疫情的高难度,从而造成了结核病的不断发生,给预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随着我的不断提高,随之带动了奶牛业在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但牛结核病疫情也随之攀升。1979年、1985年和1990年3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牛型

毕业论文-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