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作者:————————————————————————————————日期: 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混合痔(TCDBWG000,ICD-);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二)诊断依据。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诊断。1、疾病诊断(1)临床表现: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其中内痔表现为II期(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2)辅助检查:肛门指诊: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行皱折和/或隆起的痔结节。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有条件者行全结肠镜普查。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1)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浮数。(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3)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4)脾虚气陷证: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1、诊断明确:混合痔2、禁忌症:(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4)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5)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3、有禁忌症时:采用保守治疗减轻痔症状。(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25混合痔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六)术前准备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传染病检查;4、凝血功能检查;5、全胸部X片6、心电图;7、肝胆脾B超。(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前2小时内一次性使用。2、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术前开塞露2支纳肛进行简单肠道准备。2、麻醉方式:局麻或腰腧穴麻醉或鞍麻;3、手术方式:混合痔外切内扎术。4、病理。(九)术后住院≤14天。1、术后第二天伤口换药,中药熏洗(具体见附件:诊疗方案);2、辨证运用中药制剂(具体见附件:诊疗方案);3、预防性
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