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香山资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级古树共计5894株,占北京市古树的四分之一,覆盖面积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这些古树分布在香山、碧云寺、松堂等处,据统计:香山公园内(原古静宜园园墙)有古树5263株(内含一级古树231株),其中:侧柏4541株,油松441株,桧柏202株,白皮松30株,国槐28株,银杏11株,楸树4株,麻栎2株,桑树、榆树、元宝枫、栾树各1株。碧云寺的古树也很多,元代“碧云十景”中就有“乔松傲雪”、“奇桧连阶”等景;明代也有“古银杏……阴区一亩”、“竹树参差”、“槐阴夹道”等语,万历皇帝还为碧云寺御题“苍松古柏”;清代仍有“篁木阴森”的记载,可见600余年来碧云寺古木之多。据统计:碧云寺内共有一、二级古树394株,占全寺乔木的32%,其中一级古树57株,内含:侧柏7株,(位于山门殿东北侧);油松6株,(位于水泉院水池旁);桧柏22株,(位于能仁寂照院北房前);白皮松14株,(位于金刚宝座塔院内);国槐5株,(,位于山门殿外);银杏3株,(均位于钟楼院内)。二级古树337株,内含:侧柏237株、油松33株、桧柏32株、白皮松15株、国槐14株、银杏1株、七叶树2株、皂荚2株、桑1株。松堂(旭华之阁遗址)有古树237株(内含一级古树29株),其中:桧柏39株、白皮松147株、侧柏48株,油松3株。2、名木香山湮没和现存的名木景观也很多,湮没的名木景观,如:护驾松、松顶明珠、瘿柳、古玉兰以及元代“修竹欺霜”。现有名木景观,如:听法松、凤栖松、琼松塔影、五星聚、九龙柏、虬柏(小龙柏)、三代树、塔院白皮松群等。护驾松:在香山寺至山顶的路边。相传,金章宗游猎香山,不慎坠于马下,得松护之,故封为护驾松。元、明时期,为香山八景之一,称之为“护驾长松”。明代未湮没。松顶明珠:在香山寺一带,《宛署杂记》载:唐朝时种植。树冠奇特,盘生如盖。每当夜晚时分,一轮圆月,升上树顶,景致煞是好看。元著名诗人萨都刺咏此景曰:“万斛不从汇底出,一丸常向树头悬”(无存)。瘿柳:是碧云寺昔日的一株著名柳树。其体累累若负瘿而名为瘿柳,它位于碧云寺水泉院水泉池畔,以姿态绝佳而著称,明人朱长春描写它的姿态:“柳下本半皮枯,臃肿若橛、若虬鳞、若疣、上枝细如丝,青春盖亭亭,为寺中奇”(无存)。古玉兰:着生在碧云寺行宫院内。1941年,《民众报》有文章记载:“(碧云寺)含清斋……院有白玉兰二株,为数百年物,春初花开,极为美观,惟民国二十四年(1935)患旱,冬又严寒异常,花木无人维护灌养,致将树之上枝冻枯为可惜耳”(无存)。竹:碧云寺竹区位于水泉院内,元代,碧云十景诗中就有“修竹欺霜”一景赞美(种类不详)。明正德时出版的《宝颜堂秘集》载:“碧云寺水泉院……其院有方亭,修竹丛丛,大有潇湘雨色”。《游西山诸刹记》中载:“(水泉院)池上有竹半亩青翠可掬”。文人朱长春还描写了竹子的颜色和数量“皮金黄,数千百,枝葱葱,鸟噍噍者”。《北游录》中记载了它的名称,“中堂艺竹,俗名黄金间碧玉,大仅如指,北土固在乎少见也”乾隆二十九年(1764)还曾御笔“绿竹”、“青莲”挂于碧云寺中(无存)。听法松:香山寺西佛殿前,有两株古松对植。清乾隆时,列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

香山资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