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将时间倒回到1998年的夏季。刚过去的97-98对拜仁慕尼黑是失败的,德甲联赛被升班马凯泽斯劳滕夺走了冠军,还要是耻辱的在主客场两次负于凯泽,德甲老大的面子丢尽;在冠军杯上四分之一决赛不敌老对头多特蒙德,黯然出局,只是拿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德国杯冠军。有“金牌教头”之称的意大利名帅特拉帕托尼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挽救拜仁,只能灰溜溜的卷包袱走人。战绩不佳使球队内部矛盾激化,队员内讧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绿茵好莱坞”(指拜仁球星多却彼此关系不和)的称呼为媒体所津津乐道。这个往日欧洲的豪门,陷入了低潮之中。
拜仁高层自然不甘心这种局面长期存在下去,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引进人员的动作。事后证明,这些人员引进成效是极为显著的。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引进,便是从老对手多特蒙德挖来了功勋主帅希斯菲尔德。希帅在多特蒙德的履历不可谓不辉煌:1995、1996两届德甲冠军,以及96-97冠军杯冠军。尤其是96-97的欧冠,在不被看好的的情况下连克西甲冠军马德里竞技和英超霸主曼联,决赛更以3:1羞辱拥有状态正佳的皮耶罗、维埃里和齐达内等名将的尤文图斯,史上首次捧得欧冠。但夺冠后多特蒙德竟将希帅架空,请来意大利人斯卡拉做主教练,而只给了希帅一个体育主管的闲职,多特战绩自此一落千丈。这样,拜仁与希帅一拍即合,拜仁自此开始了六年的希斯菲尔德时代。
第二个漂亮的引进,便是从门兴格拉德巴赫转入中场大将埃芬博格。此君是德国不多见的性格球员,才华横溢却又桀骜不驯。他90年代初便已被誉为德国下一代中场指挥官,也曾在拜仁效力,之后登陆意甲佛罗伦萨。本应前途无量的他却被一次意外事件断送了国家队生涯:94世界杯对韩国队的比赛,他对球迷做出竖中指的不文明手势,在极端重视纪律的德国队里当然是绝对不能容忍,当时的德国主帅福格茨立刻将他赶出国家队。之后埃芬博格回到德甲,在中下游球队门兴格拉德巴赫厮混。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次转会拜仁,使他在30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峰。
此外,拜仁还从同城兄弟慕尼黑1860那里买来了年轻后腰杰里梅斯,从沙尔克04买来了稳健的后卫林克,对拜仁的阵容又是一次极大的补充。拜仁的强大阵容成形了。
守门员这一位置自然是卡恩,98世界杯之后他终于成为德国主力门将,后来也用行动证明了他是世界第一门将(直到2002年世界杯);后卫线上,有老当益壮的马特乌斯,世界冠军队的左后卫利扎拉祖,德国国脚林克、巴贝尔和后来的非洲足球先生加纳老黑库福尔;中场由埃芬博格统帅,杰里梅斯作为中后场一道坚固的屏障(他在巅峰状态时丝毫不逊于维埃拉、埃默森等世界顶级后腰),还有与埃芬博格一样脾气怪异,桀骜不驯的另一位德国天才巴斯勒;脚法秀丽充满灵气的绍尔;可与当时的吉格斯、奥维马斯等顶级边锋并驾齐驱的“天使之翼”萨利哈米季奇。前锋线由巴西高产射手埃尔博和体壮如牛的高中锋扬克尔领衔,是技术与力量的典型结合。着重提下埃尔博,个人认为在当时可进世界前20前锋之列,在巴西之地,可惜由于巴西好的前锋太多,加上德甲的影响力较之意英西联赛确实稍逊,卢森博格、莱奥、斯科拉里等数任主教练一直没给他多少机会,这也是他球员生涯最大的遗憾吧。
这套阵容在德甲是理所当然的最强,但球星太多又不免引发人们对于拜仁会否发生内讧的担忧。关于这一点就要赞下希斯菲尔德的驭人有术,马特乌斯、埃芬博格这些有名的“火药
1998-1999赛季拜仁欧冠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