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发振兴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食物,?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病毒消毒方法一、环境消毒要点(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消毒。(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二、消毒方法的使用(一)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二)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 %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三)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四)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按: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防可治。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到“喝开水、吃熟食、洗净手、勤通风、晒衣被”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小学如何预防控制手足口病⑴每日晨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做好缺课儿童病因追查。晨检结果报告相关部门。⑵发现患病学生,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儿童不得接触其他任何儿童,痊愈两周后上课。⑶立即对患儿接触过的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场所的消毒处理。⑷每天早晚校舍通风和/或消毒半小时。⑸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课,熟知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⑹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接触患病同学。⑺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洗手时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⑻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⑼在学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
预防手足口病宣传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