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精品资料】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授课教师:多存娥
授课班级:07中文
古代文学
《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一表现平民百姓的疾苦
《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
《艳歌行》、《饮马长城窟行》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
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
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助我者少,
啖瓜者多。“愿还我蒂,
兄与嫂严。独且急归,
当兴校计。”
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
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出东门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清人沈德潜《古诗源》:
“既无复归,既归复出,功名儿女,缠绵胸次,情事展转如见。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出东门,不顾归。”言士有贫不安其居者,拔剑将去,妻子牵衣留之,愿共哺糜,不求富贵。
二反映男女真挚恋歌
《上邪》《有所思》
余冠英先生评价:“这两首为古今情诗的奇作,特色显著,不同凡响。”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五者皆必无之事,则我之不能绝君明矣。”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无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乎豨,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费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