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绘本教学浅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绘本教学浅谈.doc绘本教学浅谈本学期的公开课我尝试了一节绘本教学课,以下就这节课浅谈一下我对绘本教学的一点做法和心得。《爱心树》这一绘本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导入绘本,品读绘本,回味绘本。设计简单,教学也没有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带领孩子在音乐声中细细品读回味。设计之初与小妹交流绘本的教学时,小妹问我:“绘本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的回答也相当的简单,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了解绘本的特点,明白绘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妹则说了她教学绘本的原则即跟孩了一起读一读绘本,聊一聊绘本,在轻松的氛围里尽情表达。我也将这一原则带入了我的课堂。与孩子在音乐声中共同读绘本,想象绘本,回味绘本。《爱心树》将男孩与大树分成了儿时共同的欢乐嬉戏,青年时大树的孤寂,屮年时男孩的索取,老年时的互和依偎,不同的时期我都配了一首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画面的想象,文字的冲击下去阅读。在教学儿时共同的嬉戏时,我首先配乐出示画面老师读,再由学生去想象画面,猜测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最后呈现文字,让孩子在感到猜中的喜悦中激起读书的兴趣。经过课堂的表现,我发现这•段的教学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的阅读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大树快乐,因为——”孩子们在表达时,说出了大树快乐因为与男孩的共同玩耍,大树快乐因为男孩很快乐,大树快乐因为有男孩的陪伴,孩子的快乐就是大树的快乐,大树的快乐就在男孩的快乐之中。青年时大树的孤寂,我配了一段音乐,与孩子静静阅读,没有设计问题,没有交流,只是稍作停顿,留些时间空间给孩子自己体会大树的心情。课堂上孩子们很安静,但从他们沉思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懂大树。中年时大树的给予,男孩的索取,我设计了另一段音乐,再配合我与孩子的分角色朗读:我扮演大树,孩子们读男孩的话语,在这段阅读后,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大树快乐是——大树伤心是——通过这个问题的交流去体会大树的心情。这时,孩子们体会到大树的快乐是因为她的给予能让孩子获得快乐;而大树伤心是自己没有什么再能给予孩子,大树想孩子不会再回来了,因而感到孤寂。此吋,我们都想知道男孩还会回来吗?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最后,男孩回来了,大树高兴极了……对于这一部分的阅读,我也没有多做设计,只是继续如此角色扮演,以最原始的阅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积蓄。阅读结束,投影停留在了本书的最后一个画面老树墩上安静的坐着一位身形疲惫的老人,我设计了“面対这幅静止的画面,这幅让“犬树很快乐”的画面,你快乐吗?你的心中只有快乐吗?”此时孩子们的内心有快乐:大树终于可以和男孩永远在一起;此时孩子们的内心有心酸:大树为自己能够用最后仅剩的老树墩为男孩提供休息的场所咼兴 绘本阅读结束了,但真止的阅读还未结束,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品味绘本。所以我设计了问题: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是什么吗?你最想表达的感受是什么吗?用这样的问题告诉孩子们读完一本书,我们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困惑,这就叫阅读后的“回味”O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带领孩子读一本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授之以渔。优秀的作品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绘本更是如此。它的魅力不只在文字,也不只在图画的有限空间内。用心去读,会发现,在画面的背后,在文字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内容。这就叫“想象”O绘本的想象空

绘本教学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