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RB)(GDP)、(CPI、PPI)(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统计方法:经通胀调整后,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所有商品及服务的价值变动。关注原因该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最为广泛的衡量,且是经济健康状况首要的衡量器。经济总量指标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关注原因该指标对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之和收入法,也称要素分配法生产法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经济总量指标失业率(UnemploymentRate),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统计方法:统计失业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关注原因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失业人口/劳动人口=失业率经济总量指标非农就业人数(Changesinnon-farmpayrolls),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况,该数据与失业率一同公布。由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美国东部时间8:30也就是北京时间晚上20:30前一个月的数据。统计方法:过去一个月非农业人口就业人数的变化。关注原因非农就业人数变化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非农就业指数若增加,反映出经济发展的上升。经济总量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也称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统计方法:消费者购买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关注原因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经济总量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简称PPI),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统计方法:生产商购买及销售商品的物价变动,公布月率和年率数据。关注原因该指标是消费通胀的领先性指标——当生产者需更高成本购买原料时,通常价格的上升部分将会传导至消费者,预示未来通胀会上升。如果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升,可能会令央行政策偏紧缩,不利经济。经济总量指标国际收支,是指特定时期(一年或一季度)一录衡表反映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进口和出口是最主要的部分。关注原因进出口贸易对于宏观经济和期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商品及原材料需求以及汇率等方面。进口量保持高增长则意味着对经济体之外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包括“中国因素”
宏观经济指标经典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