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教学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结果等2、了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影响来培养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强调论从史出,、渗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下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根本与直接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思考中外反动势力‘合作”新格局出现的原因,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学会鉴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贪婪和唯利是图本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师生准备:教师学生收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满足自己的既得利益,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在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发动了一次“海盗式”的侵略战争。而这次战争实质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历史上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二、讲授新课1、学生预习师:大家自己阅读课本第8—9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教师出示小黑板)(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参战国有哪些?(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签订了那些不平等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2、小组交流教师在大部分同学看完资料后,要求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3、班内交流4、教师小结(1)战争借口A、“亚罗号”事件—英国(板书)找一个学生朗读课本第8页关于亚罗号事件的段落,大家共同了解这个事件的经过,找出其实质。B、“马神甫‘事件—法国(板书)找同学读一读查找的关于马神甫事件,大家共同了解这个事件的经过,找出其实质。师:我们了解了这两个事件以后,我们轻易的知道为什么这是英法两国为了发动侵略战争而找的借口。(2)战争经过1、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小组交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2、教师出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3、教师小结:A、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B、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C、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D、1859年大沽之战E、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3)不平等条约A、学生小组交流收集的不平等条约的资料。B、研讨:英、法、俄、美各从中国
kpuAAA火烧圆明园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