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鉴赏(6分题)?考查要点:(1)正确理解字句的含义;(2)对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的识记、理解;(3)对修辞手法和技巧的辨识、理解;(4)对意境、艺术形象、主旨的把握;(5)对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的把握;(6)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考纲”要求: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注意:鉴赏作品的意象和语言要注意两个方面:即词句的理性意义和情态意义。?一、答题要领:“诗言志”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思想和情感,鉴赏重在领悟诗歌的意境,应当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二、鉴赏的思路与要点:?㈠形象鉴赏关键把握形象的内涵。⑴人物形象;⑵意象;⑶前两项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即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㈡语言鉴赏:⑴理解词句的意义(情景结合);⑵理解诗眼蕴涵的情思;⑶注意词序倒置,突出重点的作用;⑷理解运用典故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关键。?㈢表达技巧方面:注意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⑴修辞手法及作用:①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通感;②结构类(作用:强调突出)排比、反复;③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设问、反问。?(2)表达方式:咏物(叙述);描写: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工笔(细描)、白描、肖像、动作、心理、景物描写等;抒情: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3)表现手法:①映衬(正衬、反衬、陪衬、动静互衬);②对比;③曲笔;(正话反说)④象征;⑤渲染;⑥烘托;⑦比兴;⑧铺陈;⑨虚实结合;⑩以小见大;⑾动静结合;?(4)结构、思路和脉络:①把握起、承、转、合(尤其七绝)及大多数先景后情的特点;②铺垫、照应、伏笔。?㈣思想内容的评价:把握意境和主旨。?⑴主题的社会意义;⑵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闺妇幽怨、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怀古伤己)。?特别注意:?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古诗词鉴赏常识一、基本常识1、声韵2、体制3、对仗4、结构二、语感三、意象组合四、表达技巧五、语言特色一、基本常识?1、声韵:调性、平仄、节奏、和声?2、体制:?古诗:四言、五古、七古、?杂言、乐府歌行格律诗(近体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五排、七排)古诗押韵宽泛,字数不限,对仗不讲;五排七排除1、2联外,每联对仗?律诗:押平声韵;平仄(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对仗(颔联颈联);八句。一、基本常识?3、对仗?对仗是一种句法(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平仄相反[尾字仄起平收])?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基本常识?4、结构?绝句的结构特征:?一二句完题(扣题,要带描述性),第三句抛出(立意),第四句接住,即三四句道出诗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二句描述送别时的背景)劝君更进一杯酒(第三句抛出立意),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句接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二句描述背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三四句出彩)?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二句描述背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三四句出彩)?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一二句描述背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三四句出彩)
古诗词的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