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_________ SHANGHAI UNIVERSITY课程论文COURSEPAPER“浪漫的”肺结核学 院 社区学院专 业 理工大类学 号 15122446学生姓名 江丹婷课程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肺结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公元前403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在我国古代又多称之为肺痨。几个世纪以来,根治肺结核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大难题,但除此之外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它与那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一、“肺结核型的”钢琴家——肖邦波兰钢琴大师肖邦被称为“肺结核-浪漫艺术家”的典型。他身体瘦削,体质虚弱,嗓音低沉,褐色的眼眸透着忧郁;然而其内心却有无比的热情,白皙纤细的手指能弹奏出强烈的琴声。肖邦是个极其浪漫的人,他的作品情感强烈,激动人心。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称其作品为“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他纤瘦苍白的外表,正符合人们对“浪漫主义”肺结核病人的固有印象。他的情人,法国小说家乔治·桑(eSand)曾这样描述他:“肖邦无比优雅地咳嗽。”诺桑比亚大学(NorthumbriaUniversity)教授克拉克·劳尔(ClarkLawlor)曾出版过一本书,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肺结核病人的形象。他表示,在20世纪上半叶,肺结核被推崇为艺术家死亡的方式。如果有哪种致命疾病曾被认为是迷人的,那非“肺结核”莫属。劳尔说:“这有点像‘海洛因时尚’(译者注:heroinchic,一种审美偏好,认为瘾君子的特征具有感官美,比如面容苍白、憔悴、眼睛空洞深陷等)。人们把肺结核看做是种浪漫的概念,是美人和天才患上的富有魅力的疾病。疾病怎么可能变成时尚和浪漫呢?但20世纪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二、文学界的“肺结核”在文学界,诗人似乎更喜欢肺结核带来的死亡意向。他们总是把肺结核与秋日的浪漫主义意象联结起来。患有肺结核的诗人雪莱在《西风颂》的开头写到西风是“秋之生命的呼吸”,他形容“枯死的落叶”,“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肺痨…”。19世纪欧洲1/4人口死于结核病,20世纪有一亿人口死于结核病。很多名人都死于结核病,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称结核病为“人类死亡队长”,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死于结核病,1821年济慈也死于结核病,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举世闻名的英国诗人雪莱为他写下著名的长诗《阿多尼》哀悼他,雪莱也是结核病患者,不过雪莱不是死于结核病,而是溺亡。 在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形象都是痨病患者,她们面色苍白,骨瘦如柴,虚弱,不停地咳嗽咯血,最终都撒手人寰,1852年小仲马的《茶花女》中玛格丽特、1896年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绣花女咪咪,都死于肺痨。她们往往被描写为弱不禁风、说话声音轻慢飘逸、阵阵咳嗽、极易晕倒,疾病与她们受挫的爱情紧密交织。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是一名肺结核病患者。她身体孱弱,娇喘吁吁,面色苍白,却两颊绯红,终因咳血过多、身体极度虚弱而死。由此我们可知人们将肺结核看做一种浪漫的病也不是不乏道理的,患上肺结核的总是瘦削,苍白,眼窝深陷,便给人一种病弱的优雅美,肖邦是如此,“潇湘妃子”黛玉也是如此,他们连咳嗽都是优雅的,是美丽的。在那个时代中,这样一些才华与外貌均秀的人,他们所患的病又怎会没有
“浪漫的”肺结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