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强化训练一、翻译1、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2、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3、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4、非夫人之物而强(qiǎng)假(jiǎ)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guǐ)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5、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zhé)省记。6、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yín)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7、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8、为一说,使与书俱。附录: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认真)读书的有几个呢?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拖回来就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能(认真)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这样说罢了。”“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灰色的蜘蛛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二、词语解释1、为一说,使与书俱。 2、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乃悟前狼假寐 4、家贫难致。 奉命于危难之间 5、汗牛塞屋 以塞忠谏之路 6、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⒎归而形诸 而其归书也必速 8、下列加点词语中与“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虽鸡狗不得宁焉 D、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9、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给)B、富贵家之书(的)C、吾不得而见之矣(表示两者转折关系)D、归而形诸梦(表示两者顺承关系)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之”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A、七略四库,天子之书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C、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D、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三、句子解释1、书非借不能读也。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四、内容理解1、为证明“ ”的论点,作者列举了三个藏书者不读书的事实:⑴ ⑵ ⑶“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并进而推论其他事物: 2、第二段中“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句话运用 和 描写,写出了的心理。3、第三段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借书读时“ ”,做了官以后却“ ”;这样写的目的是 4、第三段“其切如是”中的“是”是个代词,它指代的是“ ”这种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5、上文写作上的突出之处是对比手法
《黄生借书说》强化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