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1、共产党员为什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章又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为此,党员的理想信念,关系到能否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曾这样说过:“我访问了不少国家,看了不少材料,有一个现象引起我的深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注意在国民中造就一种精神支柱,或者说一种精神依托。在西方国家,常用的概念是“立国价值”,这是指一个国家建立运行所需要的基本价值观。任何一个国家要生存发展、应对危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国价值”,那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为什么要有核心价值?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它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个人理性只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中国寓言中就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形象比喻。个人精明,但集体的理性结果不会自然出现,这是个“逻辑悖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尔森曾指出,由个人行动向集体行动的过渡是最为困难的逻辑。这也是人类组成社会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于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我国当时的国情来看,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端落后,二是旧中国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人万众一心、共赴难关,排队捐献金银手饰,结果很快度过危机,经济迅速恢复。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后,由于缺乏主流价值,社会无法形成合力,无法同舟共济度过难关,国家在没有外部敌人的压力下,顷刻坍塌,一个星期内换了几任总统,一个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就垮掉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将导致公民对社会认同感降低,社会抗震能力减弱。历史和实践还将证明,只要广大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就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就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也就是说,淡化了崇高理想信念,党员的思想就会落后于时代;动摇了崇高理想信念,党员的行为就会失去先进性;背弃了崇高理想信念,党员的政治生命就会终止。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等这些背弃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的腐败分子,从反面向我们深刻说明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古人说:“有志者,事竞成”。这里所说的“志”,就是理想信念。人先要有志而后事能成。科学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永远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灯塔和不竭的智慧源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从来都是一种能动地作用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巨大力量。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