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委托单位: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编制单位: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宁波市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09年5月课题组成员高庆丰,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叶文涛,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叶文努,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虞悦挺,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陈侃,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许佩佩,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徐加,副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经贸分院院长;滕帆,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姜丽花,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禹银艳,经济学硕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方倩,经济学硕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樊丽淑,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刘冬林,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规划说明在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国家、浙江省、宁波市的相关政策文件,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座谈、统计分析、文献回顾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产业定位、保障措施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课题组还充分吸收了课题评审会上各位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对相关研究进行认真的修改、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服务外包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或“本规划”)。本规划的核心内容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即“一三六、三步走;零起点、大跨越”。“一三六”指的是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发展路径,即在“一个总体目标”的指导下,重点发展“三大服务外包领域”,即面向“无水港”建设的物流外包、面向“总部经济”的企业总部营运服务外包和面向“高端服务业业态区”建设的高端客户服务外包,加强和完善“六大保障措施”,最终使得服务外包成为新区“国际商务健身高端服务业业态区”(以下简称“高端服务业态区”)建设中的核心支撑产业。“三步走”指的是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时间安排和空间布局。在发展时间上,新区应力争在2-5年内使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中心,在8-10年内将新区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总部营运服务外包基地,在10-20年内将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客户服务外包枢纽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则要求“东、中、西”三大区块的服务外包有所依托、有所侧重、循序发展。“零起点、大跨越”指的是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现实条件与动态前景。目前新区的服务业与庞大的制造业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相应地,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仍属发展空白,即“零起点”。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的现实条件,新区的服务外包就必须要实现“大跨越”,其一是产业形态的“大跨越”,即选择那些有一定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且符合新区发展要求的高端服务外包形态,为新区高端服务业态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其二则是产业规模的“大跨越”,力争在15年内使服务外包规模有令人瞩目的井喷式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题组的水平所限,规划中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目录一、规划背景 1(一)服务外包的概念与分类 1(二)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 2(三)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与挑战 4(四)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基本判断 6二、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8(一)指导思想 8(二)发展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1(一)总体目标 11(二)阶段目标 12四、产业定位与发展重点 13(一)产业定位 13(二)发展次序 14(三)发展重点 14五、空间布局 16(一)东部:物流外包中心 17(二)中部:工业研发与嵌入式软件外包基地 17(三)西部:总部营运服务外包基地和高端客户服务外包枢纽 18六、保障措施 18(一)加强行政领导,优化政策引导 18(二)提升招商层级,拓展培育范围 19(三)引导发包需求,鼓励外包承接 19(四)吸引高端人才,充实人才储备 20(五)鼓励金融授信,倡导适度资本运作 20(六)优化土地配置,完善基础设施 20七、支撑工程 22(一)政府机制创新体系建设 22(二)产业基地建设 23附录1:规划评审组评审意见 25附录2:评审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26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浙江省和宁波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意图,抓住新一轮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做大做强宁波市杭州湾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优化新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促进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服务外包的概念与分类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和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杭州湾新区服务外包发展规划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