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重点:一五计划、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毛泽东:“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他这样说的原因及其采取的对策。①原因:②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一、(1949-1952年)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2)结果: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①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2.“一五计划”(1953-1957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1)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②目的: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③成就:重工业想一想C.“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B.“一五计划”的重工业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呢?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A.“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指标侧重于什么方面?建设的重点放在什么行业上?东北地区东北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国为邻;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④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