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鉴别诊断.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鉴别诊断.doc:..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猪。不同年龄的猪都能感染,但以3-12个月龄的“架子猪”发病率最高。除猪以外,也可以感染其他家畜、家禽以及一些鸟类及鱼。人也可以感染发病,俗称为“类丹毒”病,从事畜牧、兽医、饲养、屠宰、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渔业等工作人员发牛较多的职业性疾病。猪丹毒杆菌一•般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屮引起发病。也可通过食肉感染,如食用带有猪丹毒杆菌而未经彻底灭菌的腊味、香肠、火腿、盐腌肉和未熟透的人块肉,烹调中生熟肉交义感染等。因此,猪丹毒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一、活猪的检疫鉴别本病在临床上分为三种:急性病例呈败血变化;亚急性病例在皮肤上呈现疹块;慢性病例呈疣性心内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急性败血型病例:个别病例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例的症状为体温升高达42-43度。稽留、虚弱、不愿走动、有时呕吐、结膜充血,粪便T•硕呈粟状,附有黏液,后期出现下痢。严重的呼吸增快,黏膜发纽。部分病猪皮肤发生潮红,继而发紫,以耳、颈、背等部位较多见,指压褪色,指去复原,病程为3-4天,不死转为疹块型和慢性型。哺乳仔猪、刚断乳的小猪,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情多数不超过1天。亚急性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现出疹块。病初少食,口渴,便秘,有时恶心呕叶,体温升高至41度以上,通常发病后2-3天在胸、腹、背、眉、四肢等部位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偶呈I员1形,稍突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瘀血,紫蓝色,压Z不褪。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若病势严重的或久治不愈的,则有部分或大部分皮肤坏死,久而变成革样痂皮。注意这些疹块容易被黑毛猪的颜色所掩盖,检疫时须用手触摸体表,注意有否隆起的区域。慢性型:一般曲上述两型转变而来,病猪消瘦,贫血衰弱,四肢关节,特别是腕关节、附关节因发炎肿胀,故步态强拘,跛行或卧地不起;伴发心内膜炎时,听诊心脏有杂音,心律不齐,迫使运动则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示期部分病猪可能出现四肢胖肿。另外,有的病猪皮肤成片坏死,变为黑色而脱落。整个耳壳或尾部,甚至蹄壳也可因坏死而脱落。检疫中对本病的提示警惕症状:1、 急性型:体温高达42度以上,呈稽留热,在耳、腹及腿内侧的皮肤出现红斑,红斑的大小和形状不一,指压褪色,指去复原。2、 亚急性型:在颈、肩、胸、腹、背及四肢等处皮肤出现疹块,疹块比周围正常皮肤略隆起,有明显的界限,大小不等,多呈方形、棱形、不规则形、圆形;疹块的色泽最初为苍口色,以后变为鲜红或紫色或边缘口色,触摸吋比正常皮肤硬些。3、慢性型:四肢关节,特别是腕关节、跚关节常发生浆液性纤维性关节炎;发生疣状心内膜炎时。听诊有心脏杂音,有的皮肽成片坏死而脱落,也有整个耳壳或尾巴全部脱落的。二、 宰后对本病的检疫鉴别1、 急性型其特征是除具有一般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外,同时皮肤还出现丹毒性红斑,各天然孔黏膜瘀血,鼻、唇、耳及腿内侧等处皮肤和可视黏膜呈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全身淋巴结发红肿人,切面多汁,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肝充血;心内膜小点状出血;肺充血,水肿;脾脏充血显著肿人,呈樱红色。被膜紧张,边缘钝圆,质地柔软,切而隆起,特别在脾头和脾尾的切面,脾白髄和小梁结构模糊,用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鉴别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