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城镇体系规划评价--------以西安为例目录: 第一章:对市域城镇等级结构的评析 :对空间发展战略的评析 :对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的分析 水资源规划及评析 电力规划及评析 铁路规划及评析 机场规划及评析 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网规划及评析 城市公共交通及评析第一章:对市域城镇等级结构的评析到2020年,全市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四个层次等级结构。,即中心城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九区,人口规模500万。,阎良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临潼区人口达到6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户县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即高陵组团、洪庆组团、蓝田组团、常宁组团、周至组团,人口规模超过10万。: (1)明确主城区规划格局 坚持超前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北跨渭河,使渭河成为城中河;南至潏河,使城市和秦岭相融合;西连咸阳,实现西咸一体化;东接临潼,拓展城市空间”的格局。主城区要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标准,发展和培育城市的主导功能。发展和强化商务商贸、研发创新、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卫生等功能,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各类人才集中、资源要素富集的核心区域。 (2)加快建设3个副中心城市 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阎良、临潼、户县三个副中心城市。把副中心城市纳入全市城市建设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和产业转移,加快人口集聚,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副中心城市。(3)启动开发5个城市组团 规划建设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城市组团。打造区域特色,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要素、人口集聚新兴城区。 (4)积极培育60个重点镇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扶持产业,重点打造滦镇、新丰、草堂等60个中心镇,引导周边人口和特色产业向中心镇集聚,形成品牌突出、个性鲜明、功能独特、经济较为发达的重点镇。第二章: 主城,即西安市的中心城区,是西安市行政中心,是西安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西安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一城三县”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其中: “一城”为主城区; “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 “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 “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以西安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