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几点意见一、从《纲要》看到一些发展教育的曙光。%,这是很可喜的,但要经历60多年的奋斗才达到,这是很不容易的,希望到2020年至少达能达到5%。(),要缩小城乡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大小城市差距,这是很正确的。但是高水平师资分布不均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应当借助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远程教育可以缓和这类分布不均的矛盾。。《芝蔴街》,在电视网普及,学前儿童均可享用。,特别是强调了职业教育,这是很正确的,不能都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4.“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将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核心地位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不能再用“本科评估”的办法来自欺欺人了。教育战线中的大规模造假,也是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比经济上的贪污、腐化和受贿危害性更大!二、关于“创新”这个词在文件中出现频度极高,可能仅次于“教育”二字。“泛”、用“俗”,到处都以标有此二字为快,如创新精神,创新型、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创新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管理、甚至“创新型国家”(,行11),拔尖后面还要再加上创新二字,“拨尖创新人才”!?,但对于人才培养,特别是一流人才培养还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不到位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个能全面表现我们要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素质的词儿。我建议应当采用毛主席的四句话:“所有发现,所有发明,所有创造,所有前进”,这是很科学地表述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发展的层次和目标。没有发现,就不会有发明和创造。发现(Discovery)是第一位,特别是在科学上!发现是发明(Inventionsnewthings)和创造(Createivity)的基础。创造包括新方法、新东西、新记录、新理论、新工艺等),前进(advance、forward或progress)是推进事物向前发展。创新(Innovations)一般包含于创造性和改革(相对于旧的)上。1947年12月晶体管的诞生很好地表现了“所有发现,所有发明,所有创2造,所有前进”的含义。见附件1。三、关于素质教育最近十多年来,对于素质教育提的最多,叫的最响,但我觉得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很不清楚。素质教育可以提的很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经常被泛化为理工科学校开展一些文娱活动,请歌星来校唱歌,请名人、作家来校演讲,听听专业之外的知识讲座等,都被归入了所谓的素质教育。2.《现代汉语词典》对素质的解释:“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由此可见,人的素质的多样性,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不同专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作为领导、科学家、工程师、作家、演员、运动员等所需的素质都不相同,即使是演员,唱歌的、跳舞的、弹琴的所需的素质各不相同,即使都是唱歌,民族、美声唱法,高、中音、低音、花腔等歌唱家也都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素质又有先天的和后天培养、训练的。但后天的是以先天的为基础,一个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寓于他的DNA之中。要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