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贾坊村.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贾坊村概况(根据高志荣、高发荣、刘建华提供的资料整理)1 地理位置南贾坊村是四面平坦、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一个村子。东南二里地是吴兴庄村,远一点五里地是汾阳岭村。东北五里地是良陌村。偏东、北八里地是南膏腴村。略偏西,北三里地是北贾坊村。西北三里地是南贾岗村。西南五里地偏北一点是兴平村。西南五里地偏西一点是绍平村。略偏东,南五里地是焦村。南贾坊村、兴平村、绍平村三村地界交界处有一个称为“三滴水”的地方,是三个村的中心地点。1970年左右的交通道路如图1所示,图1中“峡”为下雨后山上流下来的“山水”冲积形成,是自然的。“道”(音Tao)为人经常走路慢慢形成的,可以认为是人为形成的,但贾岗道是自然形成的,为啥称为“道”,暂不清楚。图1南贾坊村1970年左右的交通道路现在的交通道路如图2所示。图2南贾坊村现在的交通道路2 ,原有土地3176多亩,1958年大约有900亩土地种植了苹果树,1969年村上被迫将553亩种植有苹果树的土地贱卖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五七干校和总后勤部,好像一共卖了2万多元,村上拿这部分钱和村上的木料(拆刘孝锟、刘孝宽兄弟南房的木料)盖了一个舞台。村上现有土地2623亩。村北、东土质优良,素有粮仓之称,村西、南为绵土地,土质次之。3 人口解放初(1947年),380多口人。1977年,700多口人。现在,223户,1003口人,4 特色南贾坊村是一个典型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系一个单独的自然村组成。村里地势平坦,交通较为方便。南贾坊村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为主,以苹果栽植为特色产业,此外,种植棉花、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5  村庄南贾坊村庄始建于何年暂不清楚。据道光5年《太平县志》中收录的王体复《清储镇开荒田记》文,明万历13年(1585年)始建清储镇,其间南贾坊村就已经存在,并且用的就是“南贾坊”这个村名。据道光5年《太平县志》,南贾坊的历史名人“毛俊”系明洪武、永乐、宣德年间人,因此,南贾坊村至少在1390年间就已经存在。明崇祯5年村里建设了城墙,为土筑城墙。城墙一直基本完整地保持到1970年左右。现尚有部分残余城墙,残余部分主要是北城墙。城墙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80米。以残城迹象推算,城墙高约两丈,每底宽五尺,顶宽三尺。东、西城中各有砖筑城门楼,一座楼高约三丈有余。门做双扇对开,厚五寸,铁絃大钉包成。门洞中有一小窑洞供守门人居住。城南门封闭原因是开南门对村人不吉利,所以有郑长林封南门之举。村中城墙为卧牛城,从村里可以比较容易登城墙,向外观望。北城墙中间有一个城墙最高的地方,这地方的城墙也比较宽,称为五岳朝天。据说是为了补风脉,朝着北贾坊村的泰山庙,筑这个五岳朝天的目的是为了挡住泰山。村里原只有东门、西门各一,没有南门,但有南门这个称呼。东门就是现在称为朝门楼的那个门,西门就是现在的西门。村内主要有中巷、南巷、北巷、小过洞、台子过洞五条大的巷道。,洞口以石砌而成,圆形,深3米,向东延伸,通过舞台、王明发院到村中心刘希贤院南。地道内有石磨、水井、土炕。每隔一段设有障碍土堆。相传此地道始建于明朝,为村民防备战乱时保存生命之用。,有自西向东大土堆各一。西起兴平村地界,东至吴兴庄村。

南贾坊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34 KB
  • 时间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