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61第五篇交往与沟通?第十三章人际关系?第十四章人际沟通与人际行为?第十五章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建立2016-11-62第十三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概念、来源及意义?人际关系的发展及深度?人际关系的破裂及防止?人际交往的原则及人际吸引?社会认知的内涵?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效应2016-11-63人际关系的概念、来源、意义?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彼此之间心理上的依恋与心理距离的一种反映,也是交往双方的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的体现。?来源: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的生存需要依赖相应的群体);人的生命形态(生存要快乐要有意义);人性的自我张扬(展示自我风采、表现同情关爱)。?意义:对个性发展(儿童的依恋对象);对心理健康(经常看电视);对幸福(健康与良好人际关系比物质多钱重要。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下降);对肯定自我价值(了解、比较)?交往需要的有限性(过多的交往使人浅薄,过多的接触常有破坏性后果。相见不如怀念):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2016-11-64人际关系的发展?发展的四个阶段:定向(选择交往的对象,礼节性强,过分暴露会引起不安反感)—情感探索(互相探索双方可在哪些方面建立真实情感联系,仍有正常交往模式的压力)—情感交流(关系出现实质变化,情感卷入多,若关系破裂压力大。多在这一水平上重复)—稳定交往(心理高度相容,自我暴露广泛深刻)?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的范围与深度(陌生人、熟人、密友);自我的分层:表层(兴趣和爱好,社交性话题)--态度(对某事的看法,时政观点)--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状况(如夫妻关系,自我卷入高不轻易暴露)--最深层(隐私。本能。社会不容许。只对非常信任者透露一点)2016-11-65人际关系的破裂与处理?人际关系破裂所经阶段:分歧(共同情感的消失,心理距离增加,彼此不接纳)—收敛(沟通量下降,表面仍维持)—冷漠(放弃努力,多凭非语言方式)—逃避(尤其避免只有两人的窘境,通过第三者进行沟通)—终止(经由一次激烈的冲突。一方去世或音讯隔绝是特殊情况)?破裂的防止:做好冲突免疫,建设性处理分歧;保持理性(激情的危害);换位思考。?处理步骤: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获得圆满解决—树立信心;客观了解原因(对别人客观具体地描述情况);提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筛选出对双方都最有益的方法并尝试使用;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2016-11-66人际交往的原则及人际吸引?人际交往的原则:交互原则(喜欢肯定自己者);功利原则(希望在交往中得要至少等于失,价值观—重情感价值者倾向于增值交换机制,重外在物质利益者用减值交换机制);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记忆、归因、自我阻抑策略—为可能的失败制造借口,合理化是事后对自我的保护);情境控制原则(安全、自由);?人际吸引的因素外貌(对认知评价—文章作者、过失行为、主角、法官量刑、诈骗例外);邻近性(通过能否满足需要为中介);熟悉(看25次照片与看2次,评价喜欢程度,机制同上)能力(会给自己启迪帮助。白璧微暇效应);相似互补(维持自我,发展自我);个性(成熟、开朗、诚实、活泼等)2016-11-67社会认知的内涵、常见社会心理效应?社会认知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观行为,推测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情绪认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语言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印象形成(无意识的过程,主观);人际关系认知(通过交往频次。利益驱动,被动交往)?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影响)近因效应(最近的一次交往)晕轮效应(对某人的某一印象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认知)标签作用(给某人的某评价会影响他人对此人的评价。差生。期望效应)社会刻板印象(通过各种信息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固有印象。不同地方,不同装扮,性别年龄等)2016-11-68第十四章人际沟通与人际行为?人际沟通的概念、类型?人际沟通的结构和工具?人际行为:从众行为侵犯行为亲和及利他行为2016-11-69人际沟通的概念及类型?概念:是人与人之间观念、思想、感情的交换过程?作用:提供人们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类型:言语(口头,最常用有效)与非言语(无声动态、无声静态和类语言);口语(意义要与情境相联系)与书面(跨越时空,规范严谨);正式(程序)与非正式(轻松随意);个人内(反省)与人际沟通;单向(演讲读书看电视)和双向2016-11-610人际沟通的结构和工具?人际沟通的结构: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心理、物理、社会、文化等背景)?人际沟通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最重要);非语言符号系统(瞳孔放大缩小,目光接触重要,表情;身体运动清单与触摸--情感融洽;姿势与装饰)人际空
08公心第八讲人际交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