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扩充句子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茂密的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抒发主人公苦闷的心情。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眼前同一景,笔下情各异。语言要符合情感表达的需要,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咬文嚼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又能受到什么启发。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文体认识
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学习目标: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炼字”的基本方法。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
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明确:指过分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提问:作者用什么例子加以论证的?
咬文嚼字2418206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