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30问发表日期:2013年4月28日 浏览613人次 1、什么是国家秘密?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2、国家秘密分为哪几个等级?区分不同密级的标准是什么?答:《保密法》第十条规定,我国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区分三个等级的原则标准是:“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3、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种类?答:(一)以文字、图形、符号记录录录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四)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仪器、产品等载体。上述四种载体是国家秘密载体的基本形式。4、定密的权限和一般程序是什么?答:定密的权限是: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定密的一般程序是:(一) 单位具体承办人提出定密意见。(二) 主管领导或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三) 正确做出标志。上述过程均要有文字记载。5、对国家公务员履行保密义务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答:(一)不该说的国家秘密不说;(二)不该问的国家秘密不问;(三)不该看的录;(五)不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国家秘密;(六)不在公共场所办理、谈论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七)不在没有保密保障的地方和设备中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和载体;(八)不通过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计算机公用网和普通传真递送、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和载体;(九)不携带密件、密品参观、游览和探亲访友。此外,公务员对已知的窃取或者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方面举报。6、涉密人员应当履行哪些保密义务和责任?答: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方面:(一) 制作属于国家秘密的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二) 收发、传递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三) 使用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四) 复制、摘抄、汇编密件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五) 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六) 保存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七) 销毁密件、密品外出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八) 组织、参加涉密会议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九) 对外提供信息、投寄稿件、著书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十) 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十一) 出境和在境外活动期间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十二)涉密人员离职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十三)涉密人员自己发生泄密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所在机关、单位报告,不得隐瞒。发现他人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时,必须立即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机关。(十四)涉密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保密监督检查。7、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答:《保密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对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作了明确解释。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下列行为之一:(一) 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二) 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8、当前泄露国家秘密的渠道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一) 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的泄密。(二) 新闻宣传和出版方面的泄密。(三) 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泄密。(四) 信息咨询服务方面泄密。(五) 人员流动造成的泄密。(六) 少数人受私利驱动,非法提供或出卖国家秘密。9、造成泄露国家秘密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发生泄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思想严重麻痹,保密观念淡薄,保密纪律松驰。(二) 缺乏保密知识,保密观念陈旧。(三) 保密管理工作滞后。(四) 保密防范和保密检查技术滞后。(五) 对泄密问题查处不力。10、防止泄露国家秘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一)管理人。重点是要管住涉密人员,主要措施包括:(1) 抓人员审查。(2)抓保密教育。(3)抓监督管理。(4)抓违纪违法处理。(二)业务管理。加强对涉密事项的保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1)严格区分“事”是否属于国家秘密。(2)建立健全保密制度。(3)配备保密技术装备。(4)对涉密事项进行跟踪管理,把保密管理措施
保密知识30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