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荔枝图序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荔枝图序论文.doc:..荔枝图序白居易授课内容:荔枝图序 授课教师:刘晓强授课时间:2009-4-13 授课班级:八(2)班文本解读:《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朗读、背诵全文;2、 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词汇;3、 学习文章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 以朗读促分析、以分析促理解、以理解促背诵;2、 学习文章写作特点,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荔枝的鲜美,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词汇;3、学习文章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3、学习文章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准备:,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学设想:本课时教案设计力求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观念,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开启学生思维。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画图)关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荔枝的妙,在杨朔的《荔枝蜜》也曾有过,苏东坡的《惠州一绝》也有此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杜牧的《过华清宫》中就是讽刺这一现象,但我们能从中可看出荔枝保鲜不易的特点。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二、 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三、 整体感知1、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课件出示)2、 作者简介(见幻灯片,以学生回顾为主)四、 理解文意1、听课文录音,解决生字词。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课件出示字音)2、 自由朗读课文。3、 齐读课文4、 疏通文意。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翻译课文,并划出疑难字词,班内交流。。(课件出示).6、 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口头介绍一下荔枝?、 浏览课文,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大意。2、 朗读第一段,思考讨论:(1) 作者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3) 作者写作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4)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语言生动形象,这是为什么呢?举例说说。(明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3、交流明确(明确:1•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

荔枝图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