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本书是我社组织编写的,各章的执笔人如下:
上古篇第一章:毛昭晰;第二章:寿纪瑜;第三章:张树栋;第四章:
刘家和;第五、六章:寿纪瑜。
中世纪篇第一、二、三章:寿纪瑜;第四章第一节:涂厚善;第四章第
二节:沈仁安;第四章第三节:寿纪瑜;第五章:艾周昌;第六章:金重远;
第七章:寿纪瑜。
近代篇第一章:王觉非;第二章第一、二、三、五节:李纯武;第二章
第四节:陈之骅;第三、四、五、六章:李纯武;弟七章:金重远;第八、
九章:李纯武;第十章:韩承文。
上册各章最后由李纯武负责定稿。
简明世界通史(上册)
上古篇
第一章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大约始于三百多万年前,其
结束的时间各地参差不一,在两河流域和埃及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末至三千
年代初,在印度河和黄河流域则在三千年代末,在某些地方,原始社会甚至
延续到今天。有些学者把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作为原始社会的最早阶段,如
果这样,那么原始社会的上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万年之前。但是一
般不这样上推,而是把“完全形成的人”的开始作为原始社会的开端。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
这种情况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当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
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剥削。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产品有了剩
余,于是私有制和阶级逐渐产生,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便为奴隶制国家所取
代了。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因此,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对于原始社会的认识,
仅仅局限于一些神话和传说。直到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地质
学和民族学等许多学科的发展,才为原始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前人和当代人的成果,特别是路易斯·亨·摩尔根①
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了原始社会的许多重要问题,揭
示了原始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私有制和阶级永存的错
误理论,为科学的原始社会史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原始社会史成为历史科学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摩尔根(1818—1881 年),杰出的美国学者、考古学家和原始社会史学家,1877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古
代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重视这一著作。马克思写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就
此书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称道“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
一个确定体系的人”。
第一节人的形成和发展
从猿到人的过渡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古代的类人
猿。它们成群地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恩格斯把它们叫做“攀树的
猿群”。
生存年代最早的古猿可能是发现于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和埃及猿(前者定
年在三千五百万年前,后者定年在二千八百万年至二千六百万年前)。较晚
的则有森林古猿(生存年代约为二千三百万年至一千万年前)。
森林古猿的化石在欧、亚、非三洲都有发现。一般认为森林古猿可能就
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森林古猿是从埃及猿发
展来的。
在地质学上的第三纪②中期,地球上气候发生了变化,森林地区减少,出
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一部分古猿为了寻找食物,经常到地面活动,逐
渐学会了用两脚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第一步。而前肢则解放出
来,从事其他活动。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手变得愈来愈灵巧,终于发展到
能够制造工具。
同时,肢体的各部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大脑和各种感觉器官也愈益发
达。在集体劳动中,迫切地需要一种交换思想和表达意见的工具,于是就产
生了语言。而语言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大脑的进化。
从古猿下地直立行走,到双手能够制造工具,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
这一过渡时期大约始于一千四百万年前,终于三百多万年前。恩格斯把从猿
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根据目前的化石材料,“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早期代表是腊玛古猿,晚
期代表是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生存于一千四百万至八百万年前。其形态特征主要是:吻部短
缩,犬齿不突出,牙齿排列较紧密,整个齿弓两侧向后张开呈拱形,颊齿齿
冠宽短并有较厚的釉质。这些都表现出从猿到人过渡的趋势。一些人类学者
推测腊玛古猿可能已用两足行走,而且能够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有些
学者从解剖学的资料分析,认为腊玛古猿可能已有说话的能力。
南方古猿生存的年代大约是五百五十万年前至一百万年前。其头骨枕大
孔的位置接近颅底中央,骨盆比猿类宽,表明他们已能直立行走。根据目前
的研究,南
【管理教学类】简明世界通史(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