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明清小说专题(上)三、“英雄传奇”代表作《水浒传》“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一样,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英雄传奇”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历史演义”则比较注重依傍史实;“英雄传奇”以塑造一个或多个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英雄传奇”一般是由宋元小说话本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一)《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和版本1、《水浒传》的成书宋江起义:《宋史》中《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均有简略记载。宋江起义故事南宋始在民间流传: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录36人姓名、绰号;罗烨《醉翁谈录》录说话名目;最完整故事《大宋宣和遗事》“梁山泊聚义本末”。元代“水浒戏”今存剧目33种,剧本全存6种。《水浒》主要依据民间传闻和通俗文艺写成。2、《水浒传》的作者明代说法有四:①“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间高儒《百川书志》、郎英《七修类稿》)②罗贯中作(见于万历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王圻《稗史汇编》)③施耐庵作(见于万历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④施作罗续(见于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目前一般从①说:施耐庵作,门人罗贯中在施“的本”(即真本)基础上,又作一定加工。3、《水浒传》的版本繁本: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三种简本: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0回本、124回本五种。百回本:万历间天都外臣序刻《忠义水浒传》和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批评水浒传》,均无平田虎、王庆内容。繁本百二十回本:明袁无涯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增有平田虎、王庆故事。七十一回本:据明末《金人瑞删定水浒传七十回》改成,有通行本。“金本”是有清300年最流行本。(二)《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1、《水浒传》的内容: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一(1—71回),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二(72—82回),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三(83—90回),奉命征辽。四(91—100回),征田虎。五(101—110回),征王庆。六(111—120回),征方腊及凄惨结局。2、《水浒传》的思想:农民起义说。或认为它歌颂农民革命,或认为它宣传投降主义,总之都承认它写农民起义。市民说。认为它写市民阶层生活,反映市民阶层情绪和利益,是“为市井细民写心”。忠奸斗争说。认为它写忠臣与奸臣的斗争,歌颂忠义思想。小说主题出现多元融合,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①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是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②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③小说成书时经过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怪。(1)《水浒传》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当朝权臣蔡京、童贯、高俅等,狼狈为奸,在社会基层,还有豪强如西门庆、殷天锡,武装地主如祝朝奉,恶霸如镇关西、蒋门神,及其他地主富商,流氓恶棍等大大小小的恶势力。
水浒传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