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1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分类---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2诊断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诊断3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病原学诊断4病原学诊断(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5病原学诊断——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6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患者方面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及外伤)、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态(有并发性疾病,如糖尿病、截瘫等)危险因子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抗菌药物临床使用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落实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职责。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二)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前①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9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前①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10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