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关桥简介.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福陵以西约五华里的地方,现在已经是繁荣的市区一角了,谁也不曾料到,这里曾经和“市区”半点儿不沾边,仅仅是盛京“大御路”上的一座石桥。当年,皇帝外出巡幸行走的道路必经“大御路”,而皇帝在祭祀福陵之后一般要从马官桥拐弯向北走另一条“大御路”去昭陵。所以马官桥至小东边门这段御路,皇帝往往不走。这样,马官桥成了皇帝祭祀路线的分界点。马官桥当年看上去挺有规模马官桥现在不存在了,石碑和桥身早已被损毁。但据说其形制有点儿像著名的永安桥。它是一座三孔石桥,中间一大孔、两端各有一小孔,正中的拱形涵洞上雕刻着一条头南尾北的飞龙,远望石桥好似被驾在一条飞龙之上。桥身两边有护栏、栏板、望柱等装饰,雕刻细致,纹饰精美。桥的东西两端各有两尊守桥石狮,另在桥边立着建桥功德碑,上面刻着建桥经过和捐资修桥的善人之名。马官桥这个地方有一条“沿子河”(又名“蟒牛河”“马官桥河”),此河发源于盛京城东北水田山,经辉山、满堂、上水泉、后陵堡,从福陵身后绕个大弯儿,至马官桥横穿大御路后南流汇入浑河。由于沿子河有碍大御路的畅通,所以修建了这座马官桥。马官桥和马倌儿有啥关系为什么叫马官桥呢?和马倌儿有啥关系呢?真有一个传说。清朝时,盛京地界儿有一家姓刘的人家,这家有个行为怪异的儿子,名字不详,暂且叫做“小刘”。这小刘别的啥也不喜欢,看啥也不来劲儿,唯一的嗜好就是和马相处。从小到大,他和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他爹妈在一起的时间都多。他养的马总是膘肥体健,远近送其一个外号,叫“刘马倌儿”。有一天,盛京副都统左宝贵要招一个放马人,经过反复挑选,天性爱马的小刘当选,从此做起了和那孙悟空闹天宫前一样的差事——马倌儿。福陵附近的沿子河两岸都是大片荒草甸子,是放牧的绝好天地,于是,刘马倌儿天天将马赶到这里牧放。有一天,刘马倌儿又来这里放马,他和往常一样,先让马吃河西岸的草,然后淌河到东岸吃草。正准备牵马过去呢,谁知沿子河涨水,人马都无法通过。刘马倌儿郁闷了半天,怏怏回家了。到了家中,一眼瞥见院子里有很多废旧木头和一些斧子、榫头之类的东西,刘马倌儿立马灵光一闪,我为啥不修一座桥呢?第二天,他在放马时把各种工具带齐了,一边放马,一边砍树。等到所有木料都备齐后,刘马倌儿就着手开始架桥。过了一段时间,桥真的架成了。从此,每逢小河涨水,刘马倌儿就牵着马从桥上过河,那叫一个悠哉。渐渐地,周围的百姓也都从这座桥上来往,一年年过去,这木桥就吱吱嘎嘎了。又有一天,总兵官左宝贵到福陵去祭拜。左大人带着百余人马、还拉着许多祭物,当他们一行来到沿子河边,看到了这座木板桥。当官兵过桥时,左大人见桥窄人多过河危险,便随口说了句:“应当在这修座石桥。”当时刘马倌儿就在左大人左右,听见这话,这位实心眼儿的小伙子又记在心上。他把自己挣的工钱全部用来买石料,又自个儿掏腰包雇佣了很多工人,开始改造木桥的计划。没过多久,一座崭新的三孔石桥横在沿子河上。因为建桥者主要是刘马倌儿,所以将此桥命名为“马官桥。”据考证桥是在福陵修建后不久建成刘马倌儿建桥只是一段“美丽传说”,关于马官桥历史,研究者李凤民认为此桥当在福陵修建后不久建成,如,康熙年间成书的《盛京通志》、《辽载前纪》等史料均见此桥之名。乾隆时期又因其年久失修和被洪水冲坏等原因,盛京将军向工部报修,工部请旨,经皇帝乾隆钦准重修。如《大清高宗实录》乾隆五十九年(1794)三月有如下记载:“工部议复:盛京

马关桥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54561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