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坎秧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2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2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6第六章工程管网规划7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8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9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第十章防灾规划11第十一章规划实施13第十二章附则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指导坎秧湾地区的开发建设,受海南裕汇房地产公司的委托在加拿大EKISTICS公司编制的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三亚市坎秧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称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区范围为:地块北靠白石岭、南临坎秧湾、西接六道渔港、东揽亚龙湾。,海岸线长16公里。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4、《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2005—2010)5、《三亚市旅游规划》6、《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7、中共海南省委发布的(1998)15号文件精神8、《三亚市社会经济发展大纲》9、《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三亚棕榈泉休闲体育生态公园总体规划》第四条规划原则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坚持规划建设的高标准与前瞻性,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规划在道路设计和建筑布局上都注意保持场地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山体开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规划从设计到施工都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植被和山体、礁石等资源的措施。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结合地块的资源优势,规划从产品的定位到详细设计,都围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以休闲体育为特点,设置多个特色鲜明的高档度假酒店,如日落酒店、斜坡酒店、悬崖酒店、沙滩酒店、游艇酒店等。景观最大化的原则体育休闲公园和海景景观是地块内的重要资源,地块内各种度假设施的设置都围绕着创造最好的观景面来展开。地块内95%以上的别墅都拥有观海、亲海的优越条件。多样性和精细化的原则规划区域的开发注重了度假休闲产品的多样性和精细化,将度假休闲产品的多样性与地块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五条规划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区内用地,完善片区功能,高效组织道路系统和绿地景观系统,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把规划区域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健康舒适的热带海滨休闲体育度假胜地。第六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则、规划说明书和附件组成。规划文本和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规划文本和图则具有法律效力。第七条本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建(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规划管理工作,均应以本规划为依据。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第八条功能定位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海景观资源,以旅游服务和开发为产业导向,集度假、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热带海滨休闲体育度假胜地。,,人口规模5993人。各类用地指标详见附表1—规划用地平衡表。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第十条规划结构受地块地形的限制,规划采用树枝状的道路布局体系,各建筑设施沿道路系统形成藤蔓结构。规划了两个旅游服务中心、一个游艇码头区和多个酒店和别墅布局点。1、两个旅游服务中心:一个位于地块西面沿海岸线地段、一个位于地块中部山谷之中。旅游服务中心中配套设置商业、文化等服务设施。2、游艇码头区:地块西面结合旅游服务中心设置游艇码头和海滨酒店。3、多个酒店布局点:规划结合地块中不同位置用地的特性,设置了9个特色酒店。4、多个别墅布局点:规划按定制别墅、山地海景别墅和行政别墅三种类型,设置多处别墅布局点。第十一条用地布局规划1、,%。2、。医疗站、卫生所结合海滨服务中心和中部服务中心统一设置,计为商业服务设施。3、,%。4、,%。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的邮政、公厕设施在服务中心结合商业设施统一设置,给水泵站、开闭所、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则采用地埋形式。垃圾转运站利用山坡设置,形成半坡式布局形式。第十二条地块划分的原则(1)根据开发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需要划分地块,在尽量保证地块性质的单一性前提下,兼顾地块开发建设的适宜性确定地块性质。(2)地块划分保持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对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等尽量单独划分,以保证优先建设。第十三条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依据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同时结合旅游度假区的特性,将国标中C25度假村等设施用地内型进行细分为旅游度假用地和酒店设施用地。第十四条规划指标控制原则(1)根据不同
三亚市坎秧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