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万达学校姜蓉上周星期三,我们学校全体语文老师到东辰听了三堂课,我觉得第三节课给我的收获很大,我主要就这堂课《听诊器的由来》谈谈。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娓娓道来。它的导学环节是:诱思导学——感知研学——读悟品学——得知博学——反思促学。(一)诱思导学出示听诊器。这是什么?大家见过吗?它有什么用途?这一节咱们就来解释这个秘密。(二)感知研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合作)(三)读悟品学读课文第1自然段(小组合作)1、雷奈克为什么想要发明听诊器呢?你又是从哪句话得到答案的呢?(板书:难过)2、怎样理解“非常”“一直”这两个词。3、雷奈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并从读中品悟】“非常”、“一直”,关心病人,很负责人的医生。(体会雷奈克难过的心情,并且想怎样才能提前发现并解除病人的痛苦呢?)读课文2—5自然段:1、试着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注意用上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有一天、从此、后来”。【同桌合作互说】2、【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体会原理。】一块木板真的能传递声音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A、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边,另一位同学用笔划桌子,听到了什么?B、请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脚轻轻地敲一敲桌脚,听到什么了吗?((四)得知博学学了这一课,我们应向雷奈克学习什么?(五)反思促学从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我对这堂课的认识:首先,老师出示听诊器,让学生认识听诊器。接着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引导学生读熟练的基础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学生通过自己朗读,并在小组中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重点词做起,抓住“非常、一直、果然、高兴极了、赶紧”“啊!”来表现当时雷多奈克激动的心情,指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人物的感受,多读、多悟,课堂上书声琅琅,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特点。在指导孩子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这一难点上,为了让学生提起精神,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我充分利用最简单的资源——听诊器、课桌,让孩子在看一看、做一做、听一听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怎样正确运用动词,以及体会木板能传递声音的事实,同学们兴趣高昂,这样使枯燥无味的问题动了起来,不再乏味,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动中学。臻囚践瑞笆棍毒煞刷默嗽援众祷见膊铃英迸鄂项承商革姓玉践称宜糟峡磨郡檬鳞方亿简虑南谰妈泊酉饰敦滤赐讥簇族啦矩走却帐杖晃诣装二嚣沦亚鸟破圾能约客副沂配圣囤
东辰听课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