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do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 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3、 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 弹力K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大小:G=mg,g=: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K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 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五、二力平衡K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六、摩擦力1、 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 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2、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F(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1:1积。3、 压强的公式:P=§。国际单位:Pa。1Pa二IN/m2。: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的。2、 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二F下・F上。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公式:F浮=G排=Q液gV排o4、 计算浮力方法有三种:(1)秤量法:F浮二G空重-F液示(2)平衡法:F浮二G物,即p液V排g二p物V物g(适合漂浮、悬浮)(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压力差法:F浮二F向上的压力一F向下的压力)。5、 物体的浮沉条件:(1)用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①F浮<G,下沉 ②F浮〉G,上浮 ③F浮二G,悬浮或漂浮(2)用物体与液体的密度比较:①Q物>Q液,下沉②。物vQ液,上浮或漂浮③0物=°: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J)。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2)有距离无力,如:人对抛出手的物体;(3)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如:提水而走。十、功率1、 功率的意义:
初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