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清之际的.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②了解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③比较明清进步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的异同;④历史概念: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学以致用,用于救世)、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统治阶级极端腐朽,阶级矛盾激化。2、经济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主义的冲击。3、思想界: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纲常礼教愈趋严苛。思想界死气沉沉,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4、阶级基础:工商市民阶层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5、外部: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生机。二、“异端”思想家李贽1、“异端”思想产生的背景:①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在拜金主义冲击下,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人们竞相逐利。③文人志士要求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追求个性的发展。2、主要思想主张:①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提倡个性自由。②抨击道学伪善,强调个性发展。痛斥仁义道德和传统理学之虚伪。③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利用阴阳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三纲五常”的“天理”,主张男女平等,进而动摇“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3、评价:⑴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要求平等,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⑵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产生的背景: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具体主张: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工商皆本。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②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影响: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系统批评宋明理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影响: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材料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3、共同的进步思想: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本思想,即“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工商皆本(黄宗羲);减轻下层人民的负担(顾炎武);减免赋役(王夫之)。③思想上: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四、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及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原因: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这些主张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明清之际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72 KB
  • 时间2019-10-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