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牡丹亭PPT讲座.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一、汤显祖的生平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所居书斋名玉茗堂、清远楼。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35岁以前:读书应举阶段35—48岁:做官阶段49—67岁:辞官归隐阶段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腐败、黑暗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才中进士,次年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被贬广东徐文县任小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后毅然辞官,隐居临川玉茗堂。二、汤显祖的思想(一)徘徊于儒、道、释之间王思任:《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家君恒督我以儒俭,大父辄要我以仙游。”(《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二)人生的“至情”论1、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耳伯麻姑游诗序》:“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人生而有情。”2、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3、“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四、汤显祖的创作“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风情戏,以女性为主,赞颂真情、至情。《南柯记》、《邯郸记》:政治戏,以男性为主。对人物及所处环境整体否定,反对无情。“盖惟有至情,可以超生死,忘物我,通真幻,而永无消灭。否则形骸且虚,何论勋业,仙佛皆妄,况在富贵!”(《四梦跋》)第二节《牡丹亭》一、《牡丹亭》的题材渊源《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西晋武都太守李仲文之女事(《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九引《法苑珠林》)东晋广州太守冯孝将之子事(《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六引《幽明录》)汉谈生事(《太平广记》卷三百十六引《列异传》)《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余公仁《燕居笔记》卷八)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造:1、汤显祖改变了杜、柳二人门当户对的关系,将男主人公的身份下降为穷酸秀才。2、突出了杜宝、陈最良等人的卫道士立场。3、汤显祖则把“慕色”提高到“至情”的高度,更以“至情”与“理”相抗衡。4、改杜丽娘封建淑女形象为为追求爱情不惜一切的叛逆女性形象。5、由仓促讲述故事到从容刻画了一幕幕让人如痴如醉的抒情场景。二、剧情梗概第一出《标目》【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睢阳。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牡丹亭PPT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94 KB
  • 时间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