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故处理措施.DOC1、皮肤擦伤(擦破表皮,伤口渗血)如何处理?处理方法:应及时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清洗伤面,然后涂红药水或撒消炎粉,不需包扎。2、切割伤(伤口较深,有出血)怎样处理?。处理方法:应先止血,常规消毒,用消毒纱布包扎,送医院处理。3、挫伤(皮肤无伤口,但皮肤肿胀,剧烈疼痛,伤处周由青紫)的处理措施。处理方法:应立即冷敷,(不能搓揉)防止内出血,24小时后用热毛巾敬热水袋敷患处,改善伤处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扭伤(常见从高处跳下,扭伤踝部)怎样处理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有无骨折、脱臼。判断无骨折、脱臼,应在疼痛肿胀部位,先冷敷,24小时后再热敷,活动关节、推拿患部,可收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5、(烫)伤中常因开水、热粥、热汤等烫伤者占首位;火焰烧伤次之;化学烧伤,如石灰烧伤电器击伤也时有发生。1、 烧伤分度(1) 一度烧伤(2) 二度烧伤(3) 三度烧伤2、 处理仅表皮受损。局部皮肤发红,感到灼痛,没有水疱。损伤深层及真皮。局部红肿有水疱,疼痛剧烈。损伤皮肤全层,累及肌肉和骨骼。(1) 设法将伤者身上的余火扑灭。如身上述沾有热粥、热菜等,立即用凉水冲洗并轻轻擦去身上物质,再浸泡在凉水中。(2) 尽快检查烧伤面积和深度,注意伤者的全身情况。若为一度烧伤,应立即放入凉水中浸泡冷敷,也可在局部涂獲油或烧伤膏,如无感染,一般可在3-5天内长好,不留疤痕。若为二度及三度烧伤,可用干净的毛山、床单等覆盖伤面,不要挑破水疱,更不可在伤面上涂灰等不洁之物,尽量平稳、迅速地将伤者送到医院。途中注意观察伤者呼吸、心跳情况。伤者口渴,可多次给淡盐水、糖开水饮用。(3)怎样预防幼儿烧伤、烫伤?(1) 教育幼儿不要玩火。(2) 热水瓶、热粥、热锅等不要放在幼儿伸手能摸到的地方。(3) 给孩子洗澡时应先加入凉水,后加入热水,以名烫伤。6、出血的急救出血是创伤后的主要症状之一,一次大量出血若达到全身血量的1/3时,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出血后的立即止血十分重要。(1)外出血血液从伤口流向体外称为外出血,常见于刀割伤、刺伤等,应作初步止血处理后,再送医院,防止短时间内出血过多。(1)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从创面卩q周渗出,出血量少、色红,找不到明显出血点,危险性小,一般不须包扎,做常规消毒即可。(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缓慢不断地流出,危险性较小。可抬高岀血液以减少流血,然后在出血部位消毒盖上几层纱布包扎。3)动脉出血 血包鲜红,呈节律性喷出,出血速度快且量多,危险性大,一般首先以指压止血,在出血动脉的上端(即近心端),用拇指或其余手指压在出血处,予以止血。在动脉的走向中,最易压住的部位称为压迫点,救护人员必须熟悉出血血管的压迫点,压紧血管,阻断血流。2、鼻出血(1) 常见原因鼻部外伤,如碰伤、挖鼻孔损伤鼻粘膜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夏季气温干燥时鼻粘膜充血、水肿,血管脆性增加。擦鼻涕、打喷嚏等也可增加鼻的机会。幼儿偏食,不爱吃蔬菜,缺乏维生素C④鼻内塞入异物(2) 处理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坐下,头略向前低。前额、鼻部用湿毛山冷敷。捏住鼻翼。一般压住十分钟左右即可止血。止血后,2-3小时内不做剧烈活动,避免再出血。若幼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一定让他把“水”吐出来,若吐出的是鲜血,说明仍在继续出血,应尽快送医院处理。上述情况常发生在鼻腔后部出血。若幼儿常发生鼻出血。且
意外事故处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