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走进古诗评说李白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于雅秋 138000
作者简介:于雅秋女 1975年生中教一级语文教师市骨干教师省科研骨干致力于语文科教科研研究活动,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科研成果手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对于李白,杜甫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韩愈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王安石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攀龙誉“唐三百年一人”。而李白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纵观他的诗文,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品读他:
1、飘逸才情的李白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黄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他“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余光中)
2、讴歌自然的李白
他笔下的大川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伺御虚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他笔下的奇山峻岭、雄奇陡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充分体现了他的英雄性格。
3、率真深情的李白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抒发情感。面对权豪势要,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当国家危难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他“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当与自然交流时“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又是如此和谐的天人合一。当与友人相处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是如此的珍重友情。
4、豪迈乐观的李白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生活中也有悲哀和痛苦,但乐观精神足以使他战胜和超越忧患意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都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
5、孤独失意的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于雅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