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区民主新“样本”.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社区民主新“样本”社区民主新“样本”【编者按】与蓬勃发展的农村基层民主相比,城市社区民主一直进展缓慢。社区民主究竟如何打破僵局?城市居民究竟如何分享民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度机制的创新。不久前在重庆举行的一次社区听证会,就呈现了一条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新路径。社区改造,听证先行这天清晨,重庆市江北区建北二村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帮兰不到 6 点就早早起床了。作为居民推举的代表,她平生第一次要去参加一个社区听证会,就社区环境改造问题发表意见。事实上,兴奋的胡帮兰在后半夜就已经失眠,她打开台灯,翻开一本笔记本反复阅读、默记,那上面记录着近一个月来她从居民那儿征集到的各种意见。建北社区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受当时条件所限,整个社区基本无绿地,仅在路边种了一些刺桐。今年年初,江北区政府决定拨出专款,对绿化面积少于 25%、缺乏锻炼场所的老社区实施环境改造工程。建北社区的听证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胡帮兰披露说:“在重庆,这是政府设计方案首次进社区开听证会,居民首次能为自己的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以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政府做完了居民才知道,而有些事情居民并不需要,也不满意。”上午八点半,赶到社区会议室的胡帮兰发现,已有许多居民闻讯而来,在门口围个水泄不通,而江北区的两位副区长也早早安坐在会场内。这样的大场面,着实有点出乎胡帮兰的意料。建北社区的 10 名居民代表全部到场后,听证会正式开始。园艺公司工作人员首先拿出 4 幅绿化方案效果图,为听证代表逐一介绍。当听到绿化品种准备选用草皮和刺桐时,心急的胡帮兰终于按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捺不住“跳”了出来:“建北社区已有很多刺桐,密密麻麻遮住了阳光,而且经常落叶,容易折断,打扫起来很麻烦,能不能将它们移栽或者换成别的树种?”“对,多栽树,少草坪……不要刺桐……”胡帮兰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居民代表的一致呼应。设计人员当即表态,只保留少数长势较好的刺桐,新的绿化树种换成黄桷树。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听证会的气氛由一开始的拘谨渐趋活跃,居民代表们围绕着社区休闲锻炼设施、路面硬化方案等等七嘴八舌,讨论得异常热烈。在大家的“强硬”要求下,区里来的政府官员还被“绑架”到绿化方案实施地带,现场考察并直接听取了居民意见。与政府最初拟定的方案相比,在民意基础上重新制定的建北社区环境改造方案已经“面目全非”。对于这一变化,充当了一回民意代言人的胡帮兰,从内心生出了一份深深的自豪。公众参与,自治“扩容”事实上,早在五年前,建北社区的民主自治就已初见端倪。“2000 年社区合并后,我们成立了党支部、居民委员会和议事协商委员会,这种民主集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据建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孙燕介绍,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处理社区日常事务,重大事项由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议事协商委员会由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单位与居民、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党支部则要承担起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政治领导责任。“对于建北社区的环境改造工程,我们本来只想通过居民代表收集群众意见,但大家的参与热情实在太高。”孙燕回忆说,征求居民意见的通知张贴后,居民每天都要打来十多个电话,有的居民甚至将自制的绿化方案送到居委会,要求转交区里。“显然,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间接交流的方式。”为此,建北社区居委会向上级部

社区民主新“样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